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工作动态>详情
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开展培训工作
工作站: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地区:海南藏族自治州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2日

2024年10月31日,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赴兴海县河卡镇开展疫病防控、草地保护及养殖培训工作,共有当地合作社、农牧民30余人参加培训。

首先,工作站吕才福高级工程师开展了牛羊布病、包虫病防控知识的培训。首先,讲解了布病、包虫病的基本特征。布病(布鲁氏菌病)由布鲁氏菌引起,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传播,人和牲畜均可感染;包虫病则由包虫寄生在宿主体内引起,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传播。其次,布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呼吸和食入,而包虫病则多通过饮食摄入寄生虫卵。最后,预防措施方面,应对牲畜定期接种疫苗,定期检查,发现病畜及时隔离;人类在接触牲畜时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分泌物,食用肉类时要彻底煮熟,不饮用生奶。同时要保持饲养场的环境卫生,定期对水源和牧区消毒。此外,加强对牧民和从业者的防疫知识培训,通过宣讲活动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从而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保障人畜健康。接着,更藏卓玛老师用藏语详细向大家宣讲了《海南州支持乡村振兴贷款政府贴息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回答了农牧民关心的问题。

随后,工作站站长曲家鹏研究员开展草地鼠害防控知识的培训。草地鼠害的防控知识宣传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鼠害及其危害,草地鼠害是指鼠类大量繁殖,对农田和草场造成的破坏。鼠类不仅会啃食农作物和草场植被,还会破坏植被根系和土壤结构,导致草场退化,影响牲畜放牧和生态平衡;鼠类还可能传播各种疾病,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其次,鼠害的防治方法,生态防治:通过保护和引入鼠类天敌(如猫头鹰、鹰类等),建立生态平衡,减少鼠害。物理防治:在草场和农田周围设置围栏、捕鼠器或陷阱,定期清除鼠洞,控制鼠类数量。化学防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合理使用鼠药等化学制剂,注意不影响其他生物,避免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利用鼠类的天敌和其他生物制剂来抑制鼠类繁殖,降低鼠害风险。

最后,工作站贾建磊副教授开展了牦牛高效养殖技术培训。他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牧民的实际需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牦牛高效养殖的核心技术,包括饲料营养管理、繁殖调控、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他特别强调了牦牛的营养管理在不同季节的重要性,介绍了如何根据牦牛的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提高生产性能。此外,还对牦牛的繁殖管理进行了详细解说,包括如何通过人工授精和同期发情技术提高牦牛的繁殖效率,为牧民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

此次技术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工作站在推动科技赋能牧区发展、助力畜牧业现代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专家教授的面对面教学,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进一步拉近了与牧民的距离,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在基层传播了“科学养殖、科技致富”的理念。培训的效果将逐步显现,有望提升当地家畜养殖与疫病防控的整体效益,助力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地区的科技推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示范。

会后,工作站向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发放了自费购置的防疫物资和兽药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