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工作动态>详情
2022年工作站阶段工作总结
工作站: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4 地区:海东地区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8日

2022年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工作总结

一、工作站基本情况

1工作站编号: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4

2、工作站依托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3、工作站专家基本情况:

姓名

职称/职务

专业

派出单位

联系电话

贺晨帮

研究员

作物遗传育种栽培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13897184850

王春兰

农艺师

农学

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519725461

田丰

教授

农学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15897184398

罗玉秀

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13997204351

王国兰

推广研究员

农学

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519729931

李小安

副教授

环境科学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13997167395

李建奎

农艺师

农学

民和县种子站

13897125163

杨占寿

副研究员

化学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13909784652

4、工作站服务单位:民和县海荣种植专业合作社

5、工作站服务时间:2022年3月1日—12月31日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进展

(一)新品新技术试验示范

1、合作社玉米生产的技术需求

玉米作物是民和县海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栽培作物,面积400亩以上,占到该合作社各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是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多年来玉米生产存在主导品种优势不明显,主推技术单一缺乏新型技术,玉米种子依赖外地和政府供给,不能自给等问题,经对接协商优先在最主要种植作物玉米的审(鉴)定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撑。

2、工作站示范推广的科技成果

(1)高产优质广适青贮玉米品种屯玉168、中玉335、先玉1602、铁研53。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和民和县农技推广中心鉴定登记备案的屯玉168(青引玉2019第001号)、中玉335(青引玉2021第001号)、先玉335玉米品种,是专用青贮饲用品种,青贮亩产量达到6000公斤以上,比大田玉米增产20%以上;粗蛋白质含量8%左右,达到国家青贮玉米品质指标。

(2)高产优质高效复合生产技术

青贮玉米(中玉335)与毛苕子混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玉苕混作)。青贮玉米与毛苕子种子按5:2-3混合播种;

青贮玉米(中玉335)与黄豆间作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玉豆间作)。青贮玉米与黄豆种子5:5-10,2垄玉米带间作1垄黄豆播种。

玉苕混作和玉豆间作两项技术是省科技厅玉米粮改饲项目的研究成果,其中玉苕混作混合青贮亩产量达到6000公斤以上,比大田玉米增产20%以上,粗蛋白质含量8%以上,达到国家青贮玉米品质指标;玉豆间作混合干籽粒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比全省玉米单产水平高30%以上,混合青贮亩产4600公斤,接近全省玉米单产水平。

(3)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杂交制种品种BY09是引自甘肃的玉米杂交种,其杂交制种技术要点包括:玉米制种隔离区空间距离200米以上;播种父母本行比1:7;父母本错期播种:先播一期父本,待一期父本50%芽长1厘米时,播母本和第二期父本;去雄:摸苞带叶去雄。

杂交制种品种BY09制种亩产量达到200公斤以上,亩产值2000元左右。

3、实施情况

(1)青贮饲用玉米品种试验示范

青贮饲用玉米品种屯玉168、中玉335、先玉1602、铁研53试验示范2-4亩。4月27日播种,目前正处于苗期生长阶段,经5月2日和5月16日两次霜冻后恢复正常生长。

(2)高产优质高效复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青贮玉米(中玉335)与毛苕子混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玉苕混作)和青贮玉米(中玉335)与黄豆间作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玉豆间作)示范面积2-3亩。4月27日播种,目前正处于苗期生长阶段,经5月2日和5月16日两次霜冻后恢复正常生长。

(3)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

建立杂交玉米品种BY09制种基地20亩。基地4月9日和19日播种,目前正处于苗期生长阶段;由于播种、出苗早,受5月2日和5月16日霜冻的危害相对较重,但后期基本能恢复正常生长。

(4)不同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

在玉米作物的生产中进行全生物降解白膜、全生物降解黑膜、聚乙烯降解膜,厚度0.01毫米、0.007毫米、0.008毫米三种不同规格的生物降解渗水膜、普通膜的试验示范1-2亩。4月27日播种,黑色膜出苗相对白色膜差,目前正处于苗期生长阶段,经5月2日和5月16日两次霜冻后恢复正常生长。

(二)工作站自身建设

1、与合作社对接协商,分析总结,理清需求,制定工作计划方案。

在以往合作开展工作积累的基础上,3月22日站内七位专家(李小安专家在校上课)前往合作社生产基地进行调研对接,研究讨论后,决定围绕合作社主栽作物玉米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为工作的重点,并制定“2022年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方案”。

    根据“2022年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方案”,制定工作站“2022年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计划”、“2022年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值守计划”,细化工作站工作任务,明确站内专家自身工作任务和具体值守安排,任务到人,值守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工作站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2、建立健全工作站内控管理制度。

根据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站的要求,制定“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管理办法”、“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财务管理办法”、“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绩效考核办法”等三项内控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态度积极有心,工作方法简明有序,工作绩效显著有效。

3、积极进驻服务,及时总结宣传,力保服务工作到位有效。

自3月份以来,工作站各位专家按照“工作站工作方案”的分担任务积极投入合作社生产一线,圆满完成各项试验示范的播种工作,认真观察记载出苗及冻害危害情况,或在线了解冻害危害、恢复生长情况,基本完成现阶段各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工作站累计下乡值守46天,完成全部计划的19%;撰写发送总结性简报四期,及时宣传重要工作、阶段性工作的进展。

4应急性工作。

合作社生产基地于5月2日和5月16日两次遭遇霜冻危害,工作站专家第一时间与合作社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冻害发生情况;并组织站内民和籍专家前往合作社生产基地,和合作社人员一道实地查看,提出冻害未伤及植株生长点,后期可恢复正常生长。但两次霜冻致幼苗叶片彻底死亡,会影响恢复期幼苗的生长势,出现弱苗、差苗。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缺少可遵循的统一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导致省、市(州)、县科技部门以及特派员派出单位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衔接不紧密,难以有效监督和控制工作站的工作。

2、工作站特派员来自全省、甚至全国的科研院所、高校、基层,存在特派员的专业与服务对象的单位性质不对口;同时特派员工作站组建 时间不长,站内专家沟通交流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3、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管理平台系统处于刚开发投入运营,其功能、或应用不熟知,工作站管理员上传工作动态等材料时不明晰具体的上传口,造成上传材料错误,上传不及时,存在时差。

4、印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管理平台系统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使工作站管理员及早熟悉操作要领,保证上传材料及时、准确无误。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按照工作站工作计划和值守计划,及时开展阶段性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和值守计划,确保合理、可行。

2、做好科技特派员专项的申报工作,力争获批;并积极推进专项的实施。

3、做到与服务对象的紧密对接,随时发掘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以后技术需求提供基础来源。

4、如果科技特派员专项获批经费下达,做好服务单位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事关专项经费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