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工作动态>详情
用好“小产业” 推动“大振兴”
工作站:大通县005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地区:西宁市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4日

      时下正值赤松茸收获季节,西宁市大通县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前往斜沟乡业坝台滩林地参加赤松茸食用菌现场学习观摩及采摘活动。近年来,大通县实验林场积极发展食用菌特色种植,大胆尝试种植新品种赤松茸,并喜获成功,切实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途径,助力了乡村振兴。

      赤松茸,别名:大球盖菇,是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赤松茸营养丰富,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

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其中磷和钾、蛋白质、粗纤维含量含量较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今年,大通县实验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斜沟乡业坝台滩林地内搭建简易棚 50 座,种植赤松茸约 40 亩,亩产量约 1000多斤,每亩可实现经济价值 6000-7000 元。赤松茸栽培过程简单,易推广,产量高,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种植原料,除了能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同时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实现林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赢。

      赤松茸作为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品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赤松茸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下一步,大通县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与县试验林场深度融合,共同做好食用菌品种推广、种植技术示范、产品加工研发等产业相关工作,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持续带动更多农户通过发展人工培育食用菌种植,实现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