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2024年3月14日-15日,尖扎县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人员,天津市农科院杨小玲教授、山东省林科院贾明研究员、尖扎县农牧科技局周凯局长、白跃站长、王莉莉老师,先后赴青海省圣航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省级示范基地,开展田间调查研究、现场技术指导等工作。
14日下午,杨小玲、贾明、王莉莉、康老师。
(1)蓝莓棚---3个品种:‘云雀’‘优瑞卡’‘L’。
基质酸碱度调节、开花时忌大水大肥,应控水控肥,防开花坐不住果,待坐果期、膨果期再陆续增肥。
(2)草莓棚---育苗、结果情况:由于土壤湿度和粘度大,根系生长会受影响,勤浇水改降低频率浇水,适当降低土壤水分含量。
(3)杏棚---品种‘金太阳’,已坐果,但结果枝条较高,需回落,防郁蔽,喜通风透光,建议修剪背上枝。
(4)果桑棚---存在问题同杏,修剪需将结果枝条回落,座果率不高,开发了桑叶芽新的食用方法---焯桑芽拌蒜泥。
(5)番茄棚---11月2日定植,主要品种为草莓西红柿,遇低温,存在问题:头茬已结果,但二、三、四茬没有坐住果;另,灰霉病爆发,打过一次药防治效果好;水溶性有机肥喷施;晚疫病、潜叶蛾等病害防治;
从肥水管理、暖棚气温、地温等方面与种植户进行深入交流,仔细查看番茄、草莓、蓝莓、果桑、无花果植株的长势情况,分析判断果蔬生产存在问题主要在于水肥管理不当,2023年冬遭遇了3次大降温极端天气,暖棚内温度骤降造成植株及根系受到冻害;003站特派员就改进番茄座果率低且僵果多、草莓长势弱果实畸形、蓝莓落果率高等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控水控肥、夜间棚内升温、等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推动设施农业健康稳步发展。
建议:挖掘高原特色优势,发展草莓、蓝莓等水果和蔬菜的优质壮苗和高品质果实,提升产量、销售量,销往内地,获得经济效益。
15日上午 杨小玲、贾明、赵永珍、刘贤权(青海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白跃、周凯、俄周、金芸。
(1)调研草莓棚、蓝莓棚,建议项目申报研究方向:
蓝莓基质土壤改良、大田栽培关键技术、水肥一体化。
(2)在无花果品种区试的几个棚内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①2023年,果实没有成熟就进入冬季,果实遇气温低停止生长,遗憾未能观测到果实的农艺性状,未能参加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暨世界无花果产品评优大赛。建议:通过打顶、修剪枝条、喷施叶面肥、植物激素等措施,对无花果结果期进行适当调整。
②田间观测发现无花果树修建问题:2023年11月份对果树进行修剪,当时没有采取保护伤口的措施,枝条从修剪口处出现抽干现象。建议:在修剪枝条后,剪口处/伤口处抹猪油或凡士林或油漆封口,防枝条进一步抽干;修剪应当平口,不应当斜口,否则水分、养分损失大。
③3月份天气回暖,大棚白天还盖着保温被,进棚内发现芽头有萌动,建议白天适当掀开保温被,日光照射棚内升温,促萌芽,夜间放下保温被保温,待4月份天气回暖稳定后再揭被。
④项目实施初期有C1、C4、C5、C7、C8共5个棚,24年3月看现场,C4和C7棚已改种辣椒,无花果植株以盆栽方式挪至其余3个暖棚内,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5个无花果品种都有保留。
⑤无花果树冬季修剪技术包括:短截剪、疏枝、回缩、缓放。
15号下午,杨小玲、贾明、杜中平、李老师(辣椒区试)。
(1)讨论番茄棚内病虫害防治方法;(2)观测记录草莓果实的生长情况;(3)商量布置辣椒2个品种的区域试验;(4)讨论无花果干果实没有成熟就采摘烘干,果干比较干巴,不宜咀嚼食用,口感不好,且磨牙龈,建议泡水,预防咽喉肿痛,或煲汤、炖肉,有调理肠胃功效。
(5)现场对2024年《蓝莓种苗繁育与高原设施生产关键技术转化》项目申报和实施,开展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