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工作动态>详情
《共富经》白牦牛牵手油菜花
工作站: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地区:海东地区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4日

《共富经》20240826期节目白牦牛牵手油菜花以白牦牛产业和油菜花产业为线索,讲述了互助县松多乡卡阳白牦牛养殖户李旦见四依托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引进100头白牦牛建起的养殖场成为海东地区发展规模养殖青海高原白牦牛的典范以及在养殖过程中青海省科技特派员王磊在白牦牛与油菜花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卡阳白牦牛生态养殖合作社已成为青海省最大的白牦牛养殖中心,目前拥有5000头白牦牛。养殖户李旦见四让依托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从最初引进100头白牦牛建起养殖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海东地区发展规模养殖青海高原白牦牛的典范。

白牦牛面临死亡率高肉质柴、吃得多长肉少、饲喂成本高以及增重缓慢(每天增重只有0.5公斤左右,相比青年牦牛增重较慢)等问题。在王磊副研究员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转变养殖观念,选择2-3岁的牦牛进行育肥,仅半年后出栏,使白牦牛增重翻倍,同时改善了口感,提高了牛肉价格,获得了市场好评2.针对育肥饲料中蛋白饲料成本高(原本5000/吨)的问题,在王磊科技特派员建议下,以低价回收油菜废弃物菜籽粕用于饲料制作,成功将蛋白饲料成本降低至2300/吨。

当饲喂菜籽粕后牦牛出现拉稀、腹泻、死亡等现象时,专家通过对粪便和饲料的反复化验,找出原因是饲料中菜籽粕含量过高且粗纤维含量高。随后通过对菜籽粕进行发酵,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解决了问题,并且该发酵方式在当地迅速推广开来。

王磊作为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在白牦牛与油菜花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建议,帮助解决了养殖和饲料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还为产业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创造了销售奇迹,推动了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