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一、基本情况
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与技术支撑。今年我县引进了省级科技特派员10名(其中草学专业4人、畜牧专业5人、动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1人),组建了对接服务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养殖户等服务团队,分别涉及生态修复、畜牧兽医
动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草业科学等领域。同时,为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指导,建立了科技特派员人事和工作档案,对照工作内容和任务目标,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推进。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提供保障。
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多次召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听取科技特派员的意见和工作情况汇报。为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日常运转,及时配套了工作站经费10万元,2023年上半年特派员经费补助也已全部落实到位。
2、明确思路,搞好服务,促进增收。
我们确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思路:以畜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产业经济发展为目的,以提升河南县生态畜牧业及雪多牦牛、欧拉样支柱产业整体质效为内容,以产业技术服务基地为载体,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与支柱产业发展、科技项目实施有机结合,切实搞好科技服务,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依托河南县特色产业优势稳步推进河南县绿色有机牛羊肉高效养殖技术推广,完成欧拉羊良种繁育和雪多牦牛良种繁育及欧拉羊人工授精授配工作。通过专家评审会审查,按照先建后补的形式,确定河南县土尔扈欧拉羊繁育牧民专业合作社、河南县爱美蔬菜种植牧民专业合作社、河南县优种牲畜养殖业牧民专业合作社等7家牧民专业合作社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示范点;完成“互联网+智慧畜牧业”模式、“有机畜产品可追溯体系、牛羊防疫体系、牛羊保险体系”等多标合一追溯工作,大力推广“三增三适”养殖方式、舍饲养殖和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完成30.75万余头(只)牦牛藏羊追溯体系建设;完成“河南县蒙古族自治县第24届那达慕盛会”,欧拉羊等畜种良种鉴定及评比活动,全面充分鉴定、筛选优质欧拉羊生产种羊。为加快建设河南县优良种畜改良,2023年协助完成购置88头一级雪多牦牛种公牛,107只一级欧拉羊种公羊,投入到我县15个能繁母畜数量较多,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有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购置优良种畜,淘汰品种差种畜,进行种畜串换,提高合作社牛、羊群整体质量和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助力。
3、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
科技特派员通过面对面现场讲解、手把手示范指导、入村入户面授交流等形式,完成河南县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欧拉羊、品种选育技术、藏羊高效繁殖技术、有机畜牧业养殖技术等培训,完成指导欧拉羊接羔育幼技术、羔羊早期断奶关键技术、成年母羊饲养管理技术、选育技术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为继续做好培训工作,河南县科协邀请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李宗仁院长、李希来副院长、杨元武教授、张英副教授、河南县草原工作站高级畜牧草原师卡着才让站长、河南县兽医站李永钦站长等专家,开展了“2023年草原生态管护员科普能力提升培训”、“一年生饲草种植技术培训”、“高寒草甸草原“黑土滩”修复技术培训”、“合理经营草牧业,做到草原持续利用”培训、“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一系列的科技科协培训;积极推进河南县牧草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在全省开展助企暖企政策的春风下,河南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主动面向基层,主动面向小微企业、合作社开展“送政策、解难题”精准服务。协助河南县科协积极协调省科协网络信息与科普服务中心,为河南县扎西岗宁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河南县原牧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解决价值3万元优良牧草种子和有机肥,并为河南县楠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销售提供渠道。同时举行2023年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签约仪式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扎实推进雪多牦牛、欧拉羊两大畜种培育和推广工作,河南县生态有机畜牧业合作社优良种畜改良项目稳步推进,建立雪多牦牛、欧拉羊保种场2处和柯生乡无角欧拉羊养殖繁育基地,积极打造多松乡多松村万只欧拉羊养殖基地,努力打造标准化扩繁基地。与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和畜牧兽医科学院合作,实施雪多牦牛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持续提升优良畜种品质。把种源提升到关系本品种安全战略的高度,成立河南县优质种业现代科技有限公司。
三、存在问题
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结构有待继续优化,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特派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增强科技特派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责任感。
2、进一步规范我县特派员管理工作。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经验,并与上级要求相结合,进一步明科技特派员与服务点之间职责关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及管理模式。
3、做好科技特派员与行政村“一对一”服务工作,积极宣传特派员日常动态、亮点举措,聚集带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