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工作动态>详情
肥料试验测产
工作站:大通县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地区:西宁市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3日

 为了试验和筛选适合大通地区蔬菜种植的肥料及施用技术,探索科学合理的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的配肥方案,为后续全县蔬菜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我们在在服务对象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西葫芦上安排了肥料试验。10月25日,003号工作站景慧、王秀娟、钟应霞、张迎春、侯璐、赵旭、王惠霞、王文琴、郭国寿对该试验进行了测产。

 试验地占用该基地1亩的一座日光温室,内设18个试验小区,试验小区面积为32.4㎡(9m×3垄×1.2m/垄),2个保护小区,(保护小区面积总面积100㎡)。供试肥料。选择的肥料有尿素(含N46%)、磷酸二铵(含N17%、P2O 546%)、硫酸钾(K2SO450%)、水溶肥(腐殖酸≧40gL、N100g/L、P2O 5170g/L、K2O160g/L)、商品有机肥(养分含量≧5%、有机质含量≧45%)。试验设计为6处理3重复,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商品有机肥1500㎏/亩加有机叶面肥50ml作为定量;化肥用量按当地常规用量20%梯度值递减。以不使用化肥和有机肥的空白为对照。具体设计为:处理1(CK1):不施用任何肥料;处理2:有机肥1500㎏/亩+80%当地每亩化肥施用总量(尿素32㎏+二铵32㎏+硫酸钾8㎏作基肥;)+叶面肥;处理3:有机肥1500㎏/亩+60%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24㎏+二铵24㎏+硫酸钾6㎏)+叶面肥;处理4:有机肥1500㎏/亩+40%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16㎏+二铵16㎏+硫酸钾4㎏)+叶面肥;处理5:有机肥1500㎏/亩,20%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8㎏+二铵8㎏+硫酸钾2㎏)+叶面肥;处理6(ck2):有机肥0㎏/亩+100%当地化肥用量(尿素40㎏+二铵40㎏+硫酸钾10㎏。)。肥料的施用方法。商品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深施,化肥中除三方之一尿素用作追肥、叶面肥分三次叶面喷施外,其余化肥全部作为基肥深施。从产量表现来看,所有处理的产量均比处理1要高,而且差异明显,最突出的处理5和处理4,分别高26.48公斤和24.85公斤。与处理6(CK2)相比,除处理1(CK1)和处理3表现较差外,其余3个处理的差异不明显。也就是说,在有机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并不是化肥用量越多越好,而是合理的化肥用量才能达到最高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与不施肥的空白对照处理1(CK1)相比,以处理5(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20%当地西葫芦化肥施用量加50克叶面肥)和处理4(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40%当地西葫芦化肥施用量加50克叶面肥)表现就比较突出。与单施化肥的处理6(CK2)相比,也是处理5和处理4表现突出。处理5为(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20%当地化肥用量加50克叶面肥)、处理4(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40%当地化肥用量加50克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明显。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或建议:单从试验结果来说,不论是产量还是投资收益率方面综合考察,单施化肥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这与试验的目的不相符。试验中不考虑单施化肥模式后,以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加20%当地西葫芦常规化肥再加有机叶面肥模式为最佳施肥模式,其次为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加40%当地西葫芦常规化肥再加有机叶面肥模式为比较理想的施肥模式。

36-2.png36-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