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8月份,民和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民和县海容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对实施的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专项“高产高效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2023-NK-P28)”中“全膜穴播小麦”和“玉米黄豆间作”进行了现场测产。
2023年,工作站在民和县海容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示范“全膜穴播小麦生产技术”(100亩)和“玉米黄豆间作复合种植技术”(100亩)共200亩。8月1日,合作社生产基地春小麦品种阿勃已经成熟,工作站成员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选取五个样点进行测产;设置样点面积1.1平米(长宽比1.1:1.0米),依次统计五个样点的平均播种穴数(34.8穴)、每穴株数(11.1株)、每穗粒数(29.6粒),测得亩播种穴数2.11万穴、亩株数23.41万株、亩穗粒数693.0万粒,最后取样大田收获后的籽粒计算千粒重,测算实际产量。8月18日,合作社生产基地玉豆间作试验示范的黄豆品种中黄30已进入鼓粒期,工作站成员随机设点取样,进行生物学产量的测定;设置样点面积2.2平米(长宽比2.0:1.1米),依次统计试验的三个处理和示范区的黄豆的平均株数(82.7株和20.7株)、平均株高(44.3厘米和53.7厘米)、平均单株分枝数(1.2个和2.5个)、平均单株荚数(21.9个和35.4个)、平均鲜重(2.57千克和2.85千克),并取样称鲜重,测定干物质含量;最后计算试验区和示范区的亩株数2.51万株和0.63万株、亩荚数54.97万个和22.30万个、亩生物产量778.83千克和863.68千克,再测产搭配玉米作物的产量测算最终生物产量。
工作站依托单位民和县海容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地处民和县峡门镇李家庄村,属于雨养型农业区,由于7月底8月初以来遭受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影响了“全膜穴播小麦生产技术”和“玉米黄豆间作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的玉米、黄豆、小麦等作物的正常生长,预计今年的产量将不同程度的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