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做好病虫害监测 指导科学防治
2021年起,周边省份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蔬菜生产地,均发现番茄潜叶蛾。番茄潜叶蛾又名番茄潜麦蛾,原产于南美洲,被称为番茄上的“埃博拉病毒”,寄主广泛,可为害19科40种作物。严重发生时可造成80%-100%的番茄产量损失,是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入侵害虫之一。
近期天气持续炎热,降雨量少,虫害利于发生。乌兰县“科技特派员002号工作站”负责人孔小平指派周红伟、赵艳艳、李育静于2023年8月01日-02日,在乌兰县康鸿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温室病虫害调查,针对番茄潜叶蛾主要采用“W”性选5个点,每点连续调查10株,记录危害株数。通过调查,目前暂未发现番茄潜叶蛾。
番茄潜叶蛾一旦入侵,将对当地番茄产业造成极大影响。在该虫发生地,倘若不予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将造成80%-100%的番茄产量损失,以及昂贵的防治费用投入。
乌兰县科技特派员002号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乌兰县康鸿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番茄栽培大棚里安装了番茄潜叶蛾昆虫信息素诱芯装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芯新技术可以更早的对其进行监测防治。调查安装期间告诉种植人员番茄潜叶蛾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提醒种植负责人最好自己育苗,时刻关注番茄潜叶蛾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及早防治,避免扩散、蔓延。
安装昆虫信息素诱芯装置
并在不同的温室,采用物理防控新技术可降解诱虫板及高效信息素诱虫板进行监测防治。
悬挂诱虫板
高效信息素诱虫板 可降解诱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