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马玉芳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4-05-01
籍贯:青海化隆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湟中区
工作单位: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
专业领域:
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县(市、区):
西宁市湟中区
专业职称:
中级农艺师
服务单位名称: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办公号码:
0971223595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2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马玉芳 2025-07-02 16:21:54
    马铃薯良种推广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产量:良种具备更优的生长特性,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显著提升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的收获量。改善品质:可优化马铃薯的口感、淀粉含量等品质指标,更符合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 增强抗逆性:良种通常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抗寒、抗旱等能力,能减少因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导致的损失,保障生产稳定。 推动产业发展:为马铃薯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促进产业链延伸,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能增加农民的销售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马玉芳 2025-06-10 17:01:37
    6月9日,拦隆口镇部分村经历了强对流天气,发生了雹灾,以下方法也有助于减轻雹灾带来的损失: 灾前预防:建立雹灾预警系统,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利用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及时准确地预报雹灾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为农民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以便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还可以在多雹区的上风方,根据当地地形、气候条件,营造防风林带或设置防风网,降低风速,减弱雹灾的冲击力,减少雹灾对农作物的损害。 灾中应急:当雹灾即将来临时,可通过燃放驱雹火箭、高炮等,使雹云中的冰晶提前形成或改变雹云的内部结构,抑制冰雹的生长和降落。 灾后补救:雹灾过后,及时清理田间的残枝落叶、冰雹等杂物,对倒伏的农作物进行扶正、培土固定,对于受损较轻的农作物,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钾肥,增强作物的恢复能力,也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对于受灾严重、绝收的田块,应及时改种或补种生育期较短、耐低温、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如白菜、萝卜、荞麦等,以弥补雹灾造成的损失。此外,还可通过参加农业保险,在雹灾发生后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恢复农业生产。

马玉芳 2025-06-09 22:12:07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服务企业实际技术需求,007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在西堡镇深入开展走访调查,提出依托科技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除了签订四方协议的企业之外,继续扩大服务面,指导湟中县域内其他企业积极申报科技项目。

马玉芳 2025-06-09 22:06:00
    为了科学指导农户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007号工作站成员主动采集服务单位土壤样品,并送样至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土壤常规八项分析化验,得出湟中区西堡镇小香葱基地PH为7.8,有机质含量为16.6g/kg。

马玉芳 2025-06-09 22:02:44
    2025年5 月30 日,西宁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湟中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的“冷凉地区菜薹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评价。项目在位于西宁市湟中县西堡镇东花园村的青海湟中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示范基地开展了冷凉地区菜薹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引进红菜薹和白菜薹新品种各4个,试验筛选出适宜项目区种植的“亮红6号”红菜薹和“白菜薹5号”2个菜薹新品种;项目开展了不同播期、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栽植方式对菜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确定了红菜薹最佳播种期、适宜种植密度和栽植方式;开展了不同播种方式对菜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机械种植较直播和人工栽植节省成本明显。完成新品种示范推广402亩,年带动310人就业,实现农民务工收入248万元,人均收入达8200元;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定《冷凉地区菜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团体标准1项。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成果评价水平为国内先进。项目筛选出了适宜在冷凉地区栽培的菜薹品种,明确最佳播种期,制定了冷凉地区菜薹高效栽培技术规范,为实现菜薹在青海冷凉地区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集成了“大棚育苗+露地机械点播”的工厂化生产模式,提高了菜薹种子出苗率和土地产出。项目在菜薹示范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联动发展模式,充分吸纳附近富余劳动力,解决基地种植和采收用工量大等问题,实现了就近务工增收,项目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建立技术保障体系,创建高原夏菜蔬菜品牌,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空间,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