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相银
2025-06-12 09:59:35
助力《互助八眉猪》专著编撰,系统性构建保种知识体系,筑牢青藏高原种业根基
互助八眉猪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承载着青藏高原独特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珍贵遗传基因,是青海省特色畜牧业的种质资源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依托之一。长期以来,其保种工作缺乏系统性、标准化的科技支撑体系,难以有效应对高原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双重挑战。为破解这一关键瓶颈,科学总结互助县保种实践成果,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主动担当,于2025年6月联合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正式启动《互助八眉猪》专著的系统性编撰工作。本书旨在首次全面整合互助八眉猪的历史溯源、核心种质特性、规范化保种繁育技术及产业应用成果,构建权威、可推广的知识体系,为筑牢青藏高原种业根基、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提供不可或缺的“青海方案”和科技支撑。
《互助八眉猪》专著的系统性编撰,标志着互助县八眉猪保种工作正在实现从传统“经验传承”向现代“科技引领”的关键转变。此次工作构建的核心知识体系与技术规程,为筑牢青藏高原特色种业根基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成功整合了工作站科研力量、育繁场实践经验和宝贵历史数据,是科技精准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典范。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持续发力,以《互助八眉猪》专著编撰与应用为重要抓手,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实践的融合,不断巩固和提升高原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为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推动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蔡相银
2025-06-10 10:03:40
互助八眉猪作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青海省特色畜牧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为进一步落实生态循环农业理念,提升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近日,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立足绿色发展需求,自主研发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开展粪污发酵技术示范,旨在破解粪污处理难题,推动种养循环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工作站针对高原地区低温、高海拔环境下粪污发酵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通过筛选耐低温功能性菌株,成功研发出适配本地气候的复合菌剂。本次示范采用“复合微生物堆肥发酵”工艺,对育繁场每日产生的猪粪及垫料混合物进行集中处理。技术实施过程中,特派员全程指导发酵方式、菌剂喷洒比例、温湿度调控及翻堆频次等关键环节,同步设置传统自然发酵对照组,科学验证菌剂效能。
科技特派员团队对发酵前后粪污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传统堆肥法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菌剂发酵的粪污处理效果优于传统方法,有机质含量提升,有害物质去除率显著提高,相较传统模式,发酵周期缩短,节省育繁场年处理成本,有效缓解环保压力,并为周边种植基地提供优质肥料,初步构建“猪-肥-田”生态链。
下一步,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持续跟踪有机肥还田效果,优化菌剂配方及发酵参数,建立粪污处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同时,计划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微生物+”粪污资源化模式,以科技之力推动八眉猪产业绿色转型,为青海高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蔡相银
2025-05-27 19:34:58
互助八眉猪作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青海省特色畜牧产业的重要支柱。为保障其种群健康、提升疫病防控能力。近日,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县畜牧兽医站、八眉猪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对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开展口蹄疫(FMD)、猪瘟(CSF)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抗体效果专项评价,旨在科学评估疫苗免疫效果,优化防疫策略,为种质资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特派员采取随机的方式抽取育繁场不同生长阶段(仔猪、育成猪、种猪)八眉猪血清样本共50份。采用ELISA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经检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达95%、91.5、93%,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标准。
今后,互助县001号特派员工作站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及时开展效果跟踪及疫病防控技术指导,以科技赋能八眉猪传统产业,助力互助八眉猪提质增效,扩大知名度。
蔡相银
2025-05-27 16:52:28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科技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互助县八眉猪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和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实施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项目为引擎,聚焦互助八眉猪特色产业发展。
近日,在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合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场将培育的优质二元母猪120头、三元仔猪180头配送到台子乡多士代村60户示范户。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特派员通过微信答疑、入户指导等方式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养殖示范户“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截至时日,给已新建成的3个基地村150户示范户投放了良种仔猪共750头,其中二元母猪300头,三元杂交仔猪450头。开展集中培训4场 200人次,发放《八眉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手册》200余份,极大的提升了八眉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普及率。
今后,将在东和乡大庄村,东山乡上元保村、下元保村,五峰镇石湾村,南门峡镇却藏寺村、西山根村,威远镇卓扎滩村,台子乡多士代村6个乡镇8个村互助八眉猪养殖基地村的300户科技示范户中创新实施“良种繁育+技术赋能”科技示范,开展技术培训,加强跟踪服务,并立足“互助八眉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势,以特色产业振兴为抓手,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养殖,推动八眉猪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据了解该项目的实施示范户年饲养八眉猪二元母猪600头,项目完成后年繁育推广三元商品仔猪1.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纯利润400万元,户均纯利润1.3万元;带动农户1000户,户均饲养育肥猪10头,共饲养1.0万头,新增总产量达到750吨,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户均纯利润0.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