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吉卫
2025-05-27 09:04:21
2025 年 5 月 24 日,在互助县 002 号工作站的精心组织下,工作站王进英副教授带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张义全博士以及鲁佳晶、朵永花、李明与罗萍四名学生,与青海通达油脂公司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就高品质菜籽油加工技术创新与学生实践培养开展深度交流,共同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
— 校企协同育人 构建“ 三位一体” 培养体系
本次合作创新性地将产业需求、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根据签署的协议,青海通达油脂公司正式挂牌成为青海大学食品专业定点实习基地,两方共同打造“课堂学习-企业实践-科研创新”的闭环培养体系。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王树林教授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特别选拔了 4 名大四优秀学生全程参与项目,就是要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锤炼专业技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罗萍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表示:“能够零距离接触行业顶尖专家,参与实际生产研发,这种实践机会非常珍贵。
— 项目引领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次洽谈合作项目特别设立了“高原特色菜籽油加工技术创新”专项课题包,包含四个实践方向:低温压榨工艺优化与设备改造;菜籽油活性成分分析与保留技术;功能性菜籽油产品研发;智能化生产线的运维管理。王进
英副教授介绍:“我们将采用‘项目导师制’,每位学生都能在专家指导下完整参与一个技术攻关环节。”互助县 002号工作站技术负责人补充道:“这种实战化培养模式,既加速了技术成果转化,又培养了产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 共建创新中心 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
今后,双方将联合投资建设“青藏高原油脂产业创新中心”,设有研发实验室、中试车间、培训教室等功能区。将成为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区域性示范平台。青海通达油脂公司白琴总经理表示:“我们
已准备好 10 个关键技术岗位,欢迎同学们来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和课题研
邝吉卫
2025-05-27 08:55:51
2025 年 3 月 25 日,海东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互助县 002 号工作站承担的“互助县青稞米食用品质提升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项目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针对服务企业——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的青稞米生产中碎米率高、青稞米蒸煮时间较长,且食用品质不佳的问题开展青稞米食用品质提升技术应用与示范,通过项目实施,确定了提升青稞米食用品质的调质技术、适度碾削技术及微波流化工艺,青稞米碎米率降低至 2.06%,最佳蒸煮时间 34 min,综合食味值达到 89.36 分。制得的青稞米光洁度高、裂纹少、品质佳,且在实际生产中磨米能耗减低,改善了青稞米的成米率及品质。
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服务单位优化青稞米生产线 1 条,2024年度累计生产青稞米 10.25 吨,新增销售收入 48.72 万元,利润 7.24 万元,实现青稞有效增值,助力服务企业发展。下一步,本工作站将继续梳理服务企业的科技需求,结合工作站各位专家的资源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良好收益。
邝吉卫
2025-05-27 08:55:51
为推进菜籽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加工技术水平,2025年 5 月 8 日下午,由工作站王进英副教授、宋洋波博士,协同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王树林教授、叶英副教授,陪同江南大学油脂领域知名教授徐勇将到访青海通达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专题座谈。双方围绕高品质菜籽油加工技术展开深入合作探讨,旨在结合互助县特色油菜产业资源与江南大学科研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地方
产业升级。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在油脂科学与工程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徐勇将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油脂加工新技术、营养与安全研究,在油脂绿色加工、营养保留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通过洽谈,专家们从四个方面为青海通达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科技把脉。1)绿色加工技术创新:研发低能耗、低损耗的绿色加工工艺,提升产品品质;2)营养功能成分保留:优化加工参数,最大限度保留菜籽油中的活性营养成分;3)产品多元化开发: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4)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徐勇将教授表示:江南大学团队将结合互助县产业需求,积极配合互助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科技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联合攻关,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今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菜籽油绿色加工、营养保留、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在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适合高原地区菜籽油产业的高附加值发展路径。推动互助县菜籽油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
邝吉卫
2025-05-27 08:55:51
为进一步落实我省出台的《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针对服务公司-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在青稞高值化、功能化加工与转化的科技瓶颈,围绕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进一步拓展发展视野,深化同省外科研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省青稞加工产业创新和迭代升级。2025年5月14-16日下午,工作站站长杨希娟研究员和技术负责迟明副研究员共赴“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特色生物资源、药食两用中草药资源、农林资源为原料,开展大健康产品研究开发、中试生产、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工作,涵盖营养食品、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人群专用食品、特膳食品、新食品原料、地方特色食品的省级工程中心。是集研发、中试生产、产品制备、检验检测、成果转化平台为一体的服务平台。通过参观该中心的研发实验室、中试生产车间、产品制备展示大厅以及会议座谈交流。
双方就青海青稞功效成分提取制备、健康产品研发及中试生产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搭建了工作站在高值化、功能化食品开发方面的合作平台。为下一步助力区域农产品加工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绿色有机输出地建设提供了新途径。
邝吉卫
2025-05-27 08:55:51
2025 年 5 月 20 日上午,2024 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青海会议中心大会堂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讲话,省领导公保扎西、王黎明、朱向峰出席。与会领导同志为获奖代表颁奖。由本工作站站长杨希娟研究员及其团队联合本工作站服务单位——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青海特色粮豆品质评价及功能化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该项目在青海省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背景下,针对如何将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问题,本团队历经 10 年攻关,在青海特色粮豆多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品质改良及功能化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高品质粮豆产品创制及标准化示范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其中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联合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青稞米同煮同熟、青稞中γ -氨基丁酸、多酚富集等功能化加工技术与装备以及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研制了青稞同煮同熟米、低 GI 青稞面、青稞红曲茶、青稞代餐粉、青稞面包、饼干等产品,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青稞加工产业在绿色有机输出、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后,本团队将继续深入面向青海省战略需求,不断积极培育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同时本工作站站长及成员也将积极结合服务单位的产业技术难题和瓶颈,从关键技术需求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良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