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复春
2025-03-28 16:53:50
2025年2月23日,肉羊体系寄生虫病防控团队师生5人前往青海省共和县杨森牧业进行中药替抗试验,采集了20份藏羊与欧拉羊杂交羊的粪便样品,对该批粪便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测,结果如下。
一、检测方法:
采用卢戈式碘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便样品进行检测。
二、结果:
1、本次共采集到20份样品外观均为为椭圆黑色颗粒状正常粪便。本次检测到2种寄生虫,分别为球虫和矛首线虫。q其中球虫感染率为65%( 13/20),矛首线虫感染率为10% (2/20)。
球虫阳性率,但感染强度较低只有部分羊只呈中等感染强度感染;矛首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低。分析原因可能是该地区干旱,羊舍虽然是羊粪没有清理,直接做羊舍垫料保暖用,因干旱和羊尿等因素,球虫卵囊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孢子化率低,羊只重复感染机会也大大降低。加上该场注重用含微生态制剂的饲料添加剂对羊进行日常保健,羊只免疫力处于较好水平,整体寄生虫的感染率保持低水平状态。细结果见表1和图1。
三、驱虫建议
1、球虫驱虫:全群按每公斤体重 1毫克剂量给予地克珠利(孕羊可用),一天一次,连用 2 天,以驱球虫。
2、毛首线虫感染率较低,可暂时忽略。等天气转暖,羊舍温度升到10℃以上时,除孕羊外,全群用阿苯达唑片,一次量,每千克体重,羊10~15毫克口服。或者用芬苯达唑内服,一次量,每公斤体重,羊5~7.5毫克。
2、天气转暖时,及时清理羊舍粪便,保持圈舍干净卫生,防止二次感染。
四、其他建议
1、使用自来水作为羊的饮用水。
2、增加羊饲料中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供给量。
菅复春
2025-03-28 16:45:04
2025年2月22日,肉羊寄生虫病防控团队菅复春教授、张素梅教授、刘建华教授不顾高原反应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的难受到青海西宁和006号共和县科技特派站站长李光梅教授座谈,就23日开展的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共和县高寒牧区牦牛藏羊草育一体化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试验的实施具体方案及现场动物试验的分组采样相关细节进行详细讨论。
2025年2月23日早上6点,天还没亮,路上飘着雪花团队三位老师及两名研究生就启程从西宁到共和。同时,共和县006号工作站站长李光梅教授带领其他成员同时出发到青海杨森农牧生态有限公司进行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共和县高寒牧区牦牛藏羊草育一体化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与调研。首先河南农业大学三位教授给杨森农牧生态有限公司杨总赠送了科普手册《养羊300问》,接着就本次中药替抗试验的具体分群方案、采样方案、用药方案进行详细讨论。紧接着在李光梅、菅复春教授指导下开始采样、称重、抽血、标记和分群。团队成员合理分组,羊只分组、直肠采集粪样、称重、打耳标、采血、手动喷漆标号有序进行。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顺利完成了试验任务。
2025年2月24日,团队成员和国家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共和县团长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唐国永研究员、国家肉羊体系西宁试验站余忠祥、崔占鸿研究员、绒毛羊体系疫病防控岗马利青研究员就共和县“种养结合”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讨论了光伏羊科学饲养与疫病防控、藏系羊与欧拉羊杂交后代繁殖率、养殖与生态平衡、油菜秸秆饲草化利用等问题。菅复春教授代表团队邀请各位专家参加河南省羊业发展大会、参观规模化舍饲羊养殖企业。为今后国家科技特派员与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之间、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交流合作打下了基础。
菅复春
2025-03-28 16:42:52
2025年3月22日,菅复春带研究室郭力震、甄奥宁、林妹琪再次到青海共和县杨森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羊场进行采样。项目主持人青海农业职业学院李光梅副院长带领团队成员李燕飞等9人一同前往羊场,共同进行青海省科技厅项目:共和县高寒牧区牦牛藏羊草畜一体化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号:2024-NK-P51)试验采样工作。
本团队负责的复方中药羔羊保健试验饲喂至第25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试验养殖对号采集粪样、血样、称重,共称重40只试验羊,直肠采样34份小羊粪便,采集30份血液样本。并采集近30份牧场新鲜羊粪便样品用于球虫纯化、孢子化和定种工作。
直肠采集的粪样用于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测序,血液样品经离心分离的血清将用于进行羊血清免疫因子检测,当天这些送测样品通过顺丰快递给委托测定的公司。羔羊称重结果统计显示,试验25天,复方中药组比对照组平均多增重2.04斤,显示了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菅复春
2025-03-28 16:40:17
在春季极端天气(降温、沙尘、强对流大风)下,牛羊养殖场需结合反刍动物生理特性及规模化牧场管理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下从环境调控、营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应急响应四个维度提出建议,供养殖场户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参考。
一、环境调控
1. 圈舍结构强化
抗风设计:对开放式牛舍加装可拆卸防风卷帘(抗风等级≥8级),钢结构支柱需满足50年一遇风荷载(参照GB 50009-2012荷载规范),关键节点采用预应力锚栓加固。
沙尘过滤:安装湿帘-负压通风系统,进风口增设MERV 12级滤网(,定期监测PM10浓度(控制目标≤150μg/m³)。
(MERV 12级过滤网能够过滤掉空气中1.0到3.0微米颗粒物,花粉、灰尘螨和人体皮屑,可减少过敏原和病菌。)
地面处理:铺设10cm厚稻壳垫料(吸水率≥300%),避免沙尘天气引发蹄病,坡度保持2%-3%防止积水。
2. 温湿度控制
犊牛/羔羊保温:新生犊牛保育箱温度维持28℃~30℃,使用红外线加热灯(250W/头)配合聚酯纤维保温毯。
成年畜群防寒:半开放牛舍安装辐射板供暖系统(表面温度40℃~45℃),保持卧床区温度≥5℃,风速≤0.5m/s。
湿度调控:采用隧道通风模式(换气率≥60m³/h·头),湿度超过75%时启动除湿机(日除水量≥20L/100㎡)。
二、营养管理
1. 日粮配方调整
能量补偿:降温期间日粮代谢能提高10%~15%,添加3%~5%过瘤胃脂肪(如棕榈酸钙),维持瘤胃pH 6.2~6.5。
抗应激添加剂:每头牛每日补充维生素E 1000IU+硒3mg,羊群添加0.1%β-葡聚糖(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15%~20%)。
饲草防护:青贮窖加盖防尘膜(透氧率<50cm³/㎡·24h),TMR日粮现拌现喂,暴露时间<30分钟。
2. 饮水系统管理
水质保障:安装反渗透过滤器(脱盐率≥95%),沙尘暴期间每小时检测TDS值(控制<1000mg/L)。
TDS是指水中总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单位毫克/升(mg/L),主要反映的是水中Ca2+ MG2+ Na+ K+等离子的浓度,与水的硬度导电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防冻措施:水槽加热器功率按1.5W/L配置,水温维持8~12℃,管道包裹3cm厚橡塑保温棉(导热系数≤0.034W/m·K)。
三、疫病防控
1. 呼吸道疾病预防
气溶胶消杀:每日两次雾化1%聚维酮碘溶液(粒径<10μm),持续30分钟/次。
免疫强化:提前14天接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羊支原体肺炎疫苗(抗体效价≥1:64)。
环境监测:安装氨气传感器(报警阈值15ppm),CO₂浓度控制<3000ppm。
2. 蹄部护理
蹄浴管理:沙尘天后使用5%硫酸铜溶液蹄浴(深度≥15cm),每次持续站立3~5分钟。
修蹄频率:极端天气期间修蹄周期缩短至20~25天,重点处理蹄叉腐烂(发病率降低40%)。
四、应急响应预案
1. 灾前准备
设施检查:提前72小时检测卷帘电机扭矩(≥150N·m),储备应急青贮料(≥7天用量)。
电力保障:配置柴油发电机(功率按设备总负荷1.2倍冗余),燃料储备满足72小时连续运行。
2. 灾中处置
产房应急:分娩栏配置独立供暖单元(温度波动<±1℃),备用初乳库(-20℃储存≥50头份)。
防风沙处置:沙尘暴期间关闭机械通风,启用正压送风系统(风量≥20m³/h·头)。
3. 灾后恢复
健康筛查:灾后24小时内完成全群体温监测(红外热成像仪精度±0.3℃),重点关注呼吸频率(牛>40次/分、羊>60次/分个体)。
环境修复:使用12%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喷洒地面(300mL/㎡),48小时后恢复垫料铺设。
牛羊养殖场需特别注意反刍动物特有的瘤胃健康维护和群体行为管理,在极端天气下优先保障饲草料稳定供应和圈舍微环境稳定。
菅复春
2024-10-19 21:25:08
据气象部门预计,2月17日至22日的寒潮天气将对我国造成影响,大部地区降温10~18℃,局地气温降幅可达20℃以上。为有效防范应对低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农业抗寒防冻工作,河南农业大学助农天团迅速行动,立即谋划,针对农业生产开“暖方”、支“暖招”,以降低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晨阳
当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刚进入返青期(未起身或拔节),加上目前田间墒情较好,本次寒流对小麦影响预计不会太严重,但对播种偏早、生长过旺或春性偏强的小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或伤害。
针对本次寒流,建议种植户做到以下措施:
1.加强预报与田间冻害监测、调查、加强气象预报,及时监测田间土壤墒情,调查掌握不同类型小麦(早播、晚播田块,冬春性品种等)的生长发育状况。
2.做好冻害防控预案对于旺长或群体过大麦田,或生育进程快的春性品种,可通过喷施抗冻制剂或磷酸二氢钾等,以提高小麦植株抗性;若土壤暄虚不实的田块,可在寒流来临前及时进行镇压,以缓解寒流影响。南部及稻茬麦区应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防止渍害发生;
3.寒流过后的补救管理对于冻害较重的田块,在气温回升后应及时趁墒或结合灌水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促蘖增穗。未遭受冻害或冻害较轻麦田,依据苗情分类肥水管理。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河南省果树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郑先波
针对此时期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建议通过“清、灌、覆、熏、喷”五条措施,以减轻寒潮对果树的危害。
1.清:下雪后及时摇落树上积雪,慎防积雪压断树枝,将积雪堆在根部,以使土壤增水保温,防止昼夜温差过大使树干发生二次冻害。
2.灌:寒潮低温来临前,园区大水漫灌,浇足水,灌透水,利用水高比热容的特性进行园区防冻,增加土壤热容量,缓解土壤温度剧变,防止土壤开裂,利于养分回流,对果树根系起到有效的保护。
3.覆:树盘底部覆盖1m宽地膜,地膜上加盖15—20cm的秸秆杂草,既可增加土壤温度,又能保持土壤湿度。
4.熏:采用果园熏烟,园区不同位置定点熏烟,或者采用手推车移动式熏烟,打破冷空气凝聚,提高园区温度,防止冻害。
5.喷: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类等进行营养补充,提高树体抵抗力。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李胜利
当前温棚越冬果菜处于生长中期,正值早春蔬菜育苗和定植的关键时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菜田管理,应对此次大风雨雪寒潮天气。
1.及时清除棚室除雪、压固棚膜保温被、做好设施保温:一是清除温室大棚上的积雪,特别对于老旧和简易设施,避免设施受损;二是遇到大风天气紧固压膜线,夜晚温棚覆盖保温被后要固定好保温被,特别要做好中小拱棚薄膜的覆盖和压固,避免大风刮坏棚膜;三是已定植的早春大棚蔬菜,要做好内保温,以免作物受到冷害和冻害。
2.温棚越冬茬果菜及时采收成熟果实:春节期间温光条件较好,温棚越冬茬黄瓜、番茄、辣椒等普遍生长较好,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市场需求会逐渐恢复,及时采收成熟的产品供应市场需求,同时又可减轻植株负担。寒潮结束后随着温度的恢复,要加强肥水管理和促根壮秧措施,保证作物持续高产。
3.育苗基地幼苗科学分类管理,保障早春蔬菜秧苗稳定供应:对于已经达到定植标准,由于寒潮来临需要推迟定植的秧苗,要通过适当降低温度、增强光照和控制水肥,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剂等措施来调控幼苗,避免幼苗徒长和老化。对于正在培育的幼苗,要加强保温措施,有条件地在温度较低时进行临时增温和补光。特别是一些育苗设施相对简易的基地,更要加强设施的保温措施。
4.早春茬蔬菜分类科学管理:对于计划定植的拱棚早春蔬菜推迟到寒潮过后再进行定植,定植前提前扣棚增温;对于已定植的一是加强棚室安全防范,避免大风和积雪损坏棚体,二是棚内和四周覆盖二道或者三道保温膜,促进缓苗和生长。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现代农业肉羊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菅复春
此次寒潮天气过程气温起伏剧烈、雨雪范围大,为避免严寒造成的损失,建议养殖场户应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增加营养物质供给,添加维生素矿物质或免疫活性物质,提高动物群体对严寒应激的抵抗力;
2.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圈内适当添加垫料,尤其对孕畜和羔羊犊牛的保温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及时在圈舍受损部位设置挡风设施或者覆盖物;
3.用保温泡沫或乳胶管等做好水管防冻,有条件的尽可能给动物饮用温水(大于15℃),避免冰冷水应激引起的妊娠动物流产和幼龄动物腹泻;
4.及时清理圈内粪便和积雪、积水,优先选择低温消毒剂或者在消毒剂中加入丙二醇、异丙醇等醇类或氯化钠作为防冻剂,加大消毒时间和频次;
5.简易棚圈应及时清雪防塌;露天堆放的饲料在大雪来临要及时加盖覆盖物,防止雪后饲料霉变;
6.对免疫抗体不合格或超过免疫保护期的动物及时进行补免,对尚未进行免疫的动物,及时展开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