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明
2025-05-27 08:55:51
2025 年 3 月 25 日,海东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互助县 002 号工作站承担的“互助县青稞米食用品质提升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项目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针对服务企业——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的青稞米生产中碎米率高、青稞米蒸煮时间较长,且食用品质不佳的问题开展青稞米食用品质提升技术应用与示范,通过项目实施,确定了提升青稞米食用品质的调质技术、适度碾削技术及微波流化工艺,青稞米碎米率降低至 2.06%,最佳蒸煮时间 34 min,综合食味值达到 89.36 分。制得的青稞米光洁度高、裂纹少、品质佳,且在实际生产中磨米能耗减低,改善了青稞米的成米率及品质。
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服务单位优化青稞米生产线 1 条,2024年度累计生产青稞米 10.25 吨,新增销售收入 48.72 万元,利润 7.24 万元,实现青稞有效增值,助力服务企业发展。下一步,本工作站将继续梳理服务企业的科技需求,结合工作站各位专家的资源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良好收益。
迟明
2025-05-27 08:55:51
为进一步落实我省出台的《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针对服务公司-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在青稞高值化、功能化加工与转化的科技瓶颈,围绕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进一步拓展发展视野,深化同省外科研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省青稞加工产业创新和迭代升级。2025年5月14-16日下午,工作站站长杨希娟研究员和技术负责迟明副研究员共赴“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特色生物资源、药食两用中草药资源、农林资源为原料,开展大健康产品研究开发、中试生产、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工作,涵盖营养食品、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人群专用食品、特膳食品、新食品原料、地方特色食品的省级工程中心。是集研发、中试生产、产品制备、检验检测、成果转化平台为一体的服务平台。通过参观该中心的研发实验室、中试生产车间、产品制备展示大厅以及会议座谈交流。
双方就青海青稞功效成分提取制备、健康产品研发及中试生产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搭建了工作站在高值化、功能化食品开发方面的合作平台。为下一步助力区域农产品加工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绿色有机输出地建设提供了新途径。
迟明
2025-05-27 08:55:51
2025 年 5 月 20 日上午,2024 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青海会议中心大会堂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讲话,省领导公保扎西、王黎明、朱向峰出席。与会领导同志为获奖代表颁奖。由本工作站站长杨希娟研究员及其团队联合本工作站服务单位——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青海特色粮豆品质评价及功能化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该项目在青海省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背景下,针对如何将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问题,本团队历经 10 年攻关,在青海特色粮豆多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品质改良及功能化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高品质粮豆产品创制及标准化示范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其中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联合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青稞米同煮同熟、青稞中γ -氨基丁酸、多酚富集等功能化加工技术与装备以及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研制了青稞同煮同熟米、低 GI 青稞面、青稞红曲茶、青稞代餐粉、青稞面包、饼干等产品,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充分发挥青稞加工产业在绿色有机输出、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后,本团队将继续深入面向青海省战略需求,不断积极培育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同时本工作站站长及成员也将积极结合服务单位的产业技术难题和瓶颈,从关键技术需求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良好收益。
迟明
2025-05-27 08:53:21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展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成效,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 年 3 月 14日,互助县 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杨希娟研究员组织科技特派员张杰、邝吉卫及部分研究生赴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开展青稞米的技术转化及加工生产。
2024 年,通过实施特派员专项《互助县青稞米食用品质提升技术应用与示范》(2024-NK-P59),采用调质技术、适度碾削技术及微波流化工艺,提高青稞米的整米率达到 80%以上,且解决了青稞米蒸煮时间长及食用品质欠佳的问题,提升青稞米的食用品质和商品属性。
为进一步落实青稞米加工技术在企业中的生产应用,工作站站长杨希娟研究员与企业负责人及科技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同时进行了多批次进行青稞米的加工生产调试,最终确定了青稞米加工生产参数,优化了青稞米生产线,实现了青稞米加工技术的转化落地。
通过本次技术转化及生产,实现青稞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显著提升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未来将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
迟明
2024-10-30 09:48:34
青稞作为谷物的重要组成,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具有富含膳纤维、β-葡聚糖、戊聚糖、酚类化合物和γ-氨基丁酸等生物活
性成分,随着对青稞谷物的开发,富硒青稞的研发备受关注,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有有着巨大潜力,针对富硒青稞展开研究,为富硒青稞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选取多种不同品种的青稞,以有机硒和伽马氨基丁酸为指标,进行富硒青稞的萌发,筛选出富硒含量较高的青稞品种,并测定
其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富硒青稞的萌发条件进行优化,并加入逆境环境,如干旱、低氧等,探究青稞萌发有机硒含量的转化吸收情况。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青稞在富硒萌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为选择适合富硒的青稞品种及优化配方提供了重要指导,并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