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贵
2024-10-19 10:27:07
2024年09月05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李锦萍教授、马永贵教授主任,前往前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林场工作站开展指导工作。
此次前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林场工作站,李锦萍教授和马永贵教授主任主要有两项重要任务。其一,协助宝库林场对其承担的大通县科技项目 “中国青海大通生物多样性科普实践教育基地改造项目” 进行验收前材料审查工作。这个项目对于大通县乃至整个青海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普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材料审查过程中,两位教授以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每一份材料都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和分析。他们从项目的目标设定、实施过程、成果产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力求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通过他们的努力,项目材料得到了进一步的凝练和完善。
与此同时,两位教授还对团队前期为科普基地提供的生物标本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讲解。这些生物标本是科普基地的重要资源,它们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还能够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李锦萍教授和马永贵教授主任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一个标本的特点、来源以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作为一个重要的科技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在未来的工作中,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借助学生实习、科学研究工作等多种渠道,持续为科普基地补充生物标本。通过与学校、科研机构等合作,组织学生和科研人员深入大自然,开展生物标本采集和研究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基地标本的种类和数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在今后的工作中,科技特派员们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宝库林场紧密合作,共同建设大通宝库地区林木类种质资源库。林木类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种质资源库,可以对林木类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为林木育种、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技特派员们将与宝库林场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明确资源库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同时,双方还将加强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库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效率。
马永贵
2024-10-19 10:02:41
2024年05月31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曾阳教授、马永贵教授、尚军副教授、李成海主任、邓锋震主任一行5人,带着05月22日会议传达的精神,到访服务企业青海雪芝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企业目前需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科技特派员今后服务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
专家们的到来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双方对企业目前需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团队服务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科技特派员们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认真倾听企业的诉求,从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共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探讨过程中,大家明确了科技特派员今后服务工作的方向和工作内容。科技特派员们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将积极协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次交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科技特派员们的努力下,青海雪芝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马永贵
2024-10-19 10:01:53
2024年05月22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曾阳教授、马永贵教授、尚军副教授、李成海主任、邓锋震主任一行5人,怀着饱满的热情和使命感,前往民和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参加了2024年民和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启动会。
会上民和县科技局相关领导就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项目相关政策及要求进行了解读,详细阐述了政策的背景、目标和要求,强调了科技特派员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用具体的案例,让在场的科技特派员们深刻理解了政策的内涵和意义。
在解读政策的过程中,领导们还不时与台下的科技特派员们进行互动,解答科技特派员们的疑问。科技特派员们纷纷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如技术支持的方式、成果转化的途径等。领导们耐心地一一作答,为专家们排忧解难。会场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讨论氛围,大家畅所欲言,共同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发展出谋划策。
曾阳教授等一行 5 人,会后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民和县的农业农村和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永贵
2024-10-19 09:41:40
2024年04月05日至04月06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人曾阳教授带领团队李锦萍教授、刘力宽副教授、马永贵教授、龙主多杰副教授、尚军副教授及研究生进行了灵芝代料接种工作。
灵芝代料经过一天的放置,已经降温。04月05日至04月06日,团队成员借助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海省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平台,进行了灵芝代料的接种工作。
灵芝代料接种工作是灵芝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由专业人员运用精细的操作手法,将优质的菌种接种到准备好的代料上,以确保灵芝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发育。团队成员严格按照接种要求,完成了赤灵芝及紫芝代料的接种工作。
接种完的代料在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给灵芝营造了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温度通常控制在 25 - 28℃,湿度在 70% - 90%之间。
马永贵
2024-10-19 09:41:10
2024年04月05日至04月06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人曾阳教授带领团队李锦萍教授、刘力宽副教授、马永贵教授、龙主多杰副教授、尚军副教授及研究生进行了灵芝代料接种工作。
灵芝代料经过一天的放置,已经降温。04月05日至04月06日,团队成员借助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海省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平台,进行了灵芝代料的接种工作。
灵芝代料接种工作是灵芝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由专业人员运用精细的操作手法,将优质的菌种接种到准备好的代料上,以确保灵芝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发育。团队成员严格按照接种要求,完成了赤灵芝及紫芝代料的接种工作。
接种完的代料在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给灵芝营造了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温度通常控制在 25 - 28℃,湿度在 70% - 9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