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刘晶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3-03-01
籍贯:山西运城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德令哈市
工作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指导种植小黑麦、燕麦、青稞等禾本科作物
专业领域:
草业科学
服务县(市、区):
德令哈市
专业职称:
副教授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民族大学
办公号码:
13997163178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63)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刘晶 2023-10-18 13:43:58
    工作站积极地与指定的服务合作社,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的负责人娘怀加理事长进行了较深入交流和沟通,达成了共识和意向,于2022年春季,在花之海合作社选择适宜的土地,将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历经四十余年积累的科研成果打包在该合作社集约化示范推广! 将我团队接力育成的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的系列技术成果在该合作社进行重点集成与示范!建植青大1号紫花苜蓿人工草地70亩,开展从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草捆加工—藏羊(牦牛)育肥—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回田各个环节的观测和研究!力争进一步取得青大1号紫花苜蓿,从种、管、收到藏羊(牦牛)的饲养转化再到牛羊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对整个生态循环产业链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更深入探讨和挖掘生态草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方法和规律,为如何进一步将农牧民一、二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农牧民真正能够寻找出一条依托传统产业提升效益的增收致富之路!

刘晶 2023-10-18 13:42:41
    序号 成果名称 1 苜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及产业化 2 青大系列紫花苜蓿在环湖南岸适应性研究 3 环湖南岸地区豆科牧草修复天然草地研究 4 金皇后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 5 湟源县畜牧业发展规划与项目支撑研究 6 人工草坪产业化技术与市场 7 反刍动物 NSP 酶复合预混料的研究与推广 8 高寒牧区抗寒苜蓿新品系青大 1 号选育研究 9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选育与示范 10 青大 1 号紫花苜蓿新品系原种扩繁及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11 青大 1 号紫花苜蓿新品系在环湖上梅村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 12 青海农区苜蓿草+玉米青贮发展牛羊生态养殖循环产业链示范 13 海南州梭梭及肉苁蓉引种示范研究 14 海南州野生甘蒙锦鸡儿驯化研究 15 贵德县菌草引种示范研究

刘晶 2023-10-18 13:40:59
    工作站培养博士/硕士情况/乡土人才一览表

刘晶 2023-10-18 13:39:42
    2022年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收人1263415.32元,经营支出573216.32元,管理费用259748.13元,实现经营性收益430450.87元,年末实现盈余703667.38,年初未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为 273216.51元。

刘晶 2023-10-18 13:37:38
    人员构成:科技小院院长1名,成员9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选任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国柱教授为该站首席科学家兼站长。主要成员有:中国草业分会秘书长、国际合作部主任艾琳博士、省草原站唐炳民工程师、青海大学田海宁副教授、青海大学李萍副教授、青海大学魏福安副教授、青海民族大学刘晶副教授、海南州同德县叶见项欠副主任医师、万玛措高级兽医师、诺义讲师9位专业人员。 青大壹号科技小院规划和建设目标定位: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因此建议邀请兰州大学毕玉蓉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玉平教授,海南大学胡月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周青平教授,新疆农业大学朱进忠教授、安沙舟教授和张博教授,扬州大学魏臻武教授、河海大学刘和教授,青海大学李希来教授、乔有明教授、何长芳教授、段晓明教授、芦光新教授、段瑞君教授、何桂芳教授、李小安教授、史惠兰教授、董全民研究员和刘文辉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阎娥教授、省林业和草原局尚永成研究员、陈国明研究员和邹华研究员,农业农村厅杨予海教授、范月君教授担任我院特邀专家。 青大壹号科技小院科研条件(办公场地及配套设施):在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服务,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为科技小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配合和服务保障。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村委会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于2020年3月份,位于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北扎村,根据政策文件要求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改变经营方式,多元化、多手段的扩大生产经营,现己初具规模,现将本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经营效果和社会效益逐项作一介绍: 基础设施:2020年投资72.28万建设菜籽油加工厂及榨油设备(其中合作社自筹24.28万),2021年投资200万建设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其中合作社自筹100万),(畜棚2座1200平方米,草库房300平方米,青贮窖200平方米,办公室120平方米,800米护栏),另外粮食仓库520平方米,办公室98平方米,宿舍20平方米,护栏400米。机械、存栏:现有收割机3台,拖拉机2台,草打捆机2台,叉车1台,微型车1台,耕地2800亩,草场1500亩,现有羊656只,牦牛120头。 经营性收入:本社劳工15户,设备总投资427.28万元。 获得荣誉:2021年参加第22届青洽会产品展览,2021年9月获得同德县第五届农畜产品展览会“品牌创建优秀奖”,2021年年8月被共青团海南州委评为“海南州就业见习基地基地”,2021年10月被同德县农牧和科技局评为“2021年度科技示范户”,2021年8月“同德县2021年度重点工作交流观摩活动”,2021年8月被县兽医站评为“一年生燕麦饲草料种植基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现阶段成就巨大,在同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牧局等相关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鼓励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设和创新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果,尤其在设备管理和建设方面有着明显的成果。在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其发育成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的问题。在畜牧饲养和种田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对畜牧和种田本身及行业的研究欠缺,任然保持着传统的饲养和种田方式,无法纳入现代化和科技化的饲养及种田方式,导致在种田方面无法将土地利用最大化、如果想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户分散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得尽快让技术人员学习和研究现代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用的方式方法。 通过一年多来的不断探索,我们取得了一些好方法、新模式,也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下一步将继续配合州县乡三级安排部署,全力经营合作社,确保效益稳定、农牧民群众增收稳定,为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农牧业、种养殖业合理发展增添助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顺利衔接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