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杨希娟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0-11-01
籍贯:陕西户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青稞品质功效评价及精深加工
专业领域:
农产品加工
服务县(市、区):
互助县
专业职称:
研究员(三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0971-6241072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22)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杨希娟 2023-11-12 09:43:49
    经蒸制后炒制青稞麦茶对茶汤色度研究发现,浸泡12h青稞且蒸制25min的青稞麦茶茶汤的L*值最大为59.01,说明其茶汤汤色明亮,光泽度最佳。浸泡6h且蒸制10min的青稞麦茶茶汤的b*值最大为12.12,说明其茶汤汤色棕黄且颜色最深。

杨希娟 2023-11-09 14:22:39
    8月3日,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轻工业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2023年度青海省农畜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培训会”。会议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春晖、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静倾情授课。互助县002号工作站特派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由张春晖教授分享了《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发展与思考》,主要围绕国内农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与问题、农产品智能加工与个性化食品创制、农产品加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预制菜产业发展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讲解。其次由王静老师分享了《产品研发及感官评价服务介绍》与《感官评价在娃娃头香草冰淇淋酸奶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及案例》,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享、现场实操等方式,让学员深刻认知了感官评价体系在食品研发及生产加工中的重要意义。

杨希娟 2023-11-07 11:59:53
    由表1可知,不同炒制时间青稞麦茶的显色时间差异显著,且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即炒制时间为5min的青稞麦茶的显色时间最短,时间为17s。推测原因为炒制时间过长时会导致青稞表面焦糊,在浸泡时会造成茶汤色泽迅速变深。

杨希娟 2023-11-07 11:57:16
    炒制5min青稞麦茶的茶汤色泽和茶汤香气得分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7.00 和36.00。炒制4min青稞麦茶的茶汤滋味得分为最大值,为33.57。综合茶汤色泽、茶汤香气和茶汤滋味结果,得分最高的为炒制时间为5min的青稞麦茶,评分达85.86。

杨希娟 2023-11-07 11:52:49
    由表1可知,不同炒制时间青稞麦茶茶汤的茶多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炒制时间为5min时的青稞麦茶茶汤中茶多酚含量最高,为3.12μg/mL。推测青稞中的酚类化合物在炒制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综合作用力使结合型酚类物质蛋白质、纤维素连接的化学键断裂,进而促进了多酚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