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郑万财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6-12-01
籍贯:甘肃酒泉 政治面貌:群众
指派县:
玉树市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青海特色农产品加工应用技术开发
专业领域:
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
服务县(市、区):
玉树市
专业职称:
助理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13565849218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8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郑万财 2023-11-13 15:57:54
    玉树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典型的紫白色芜菁资源,为研究材料,利用LC-MS联合GC-MS技术综合检测了芜菁的营养品质。共检测到了1175种代谢物,其中UPLC-MS/MS检测到的代谢物775种,GC-MS检测到的代谢物400种。所有检测到的代谢物大致可分为26类,包括128种脂类成分,122种酚类成分,101种萜类成分,87种黄酮类化合物,85种氨基酸和衍生品,65种生物碱,60种有机酸成分,52种碳氢化合物,52种酯类物质,47种核苷酸和衍生物,45种杂环化合物,40种醇类物质,39种酮类物质,32种醛类物质,31种木酚和香豆素成分,16种芳香烃,11种酸类物质,5种苯酚类物质,5种胺类成分,5种硫化合物,4种氮化合物,4种醌类,2种卤代烃,1种醚,1种单宁和135种其他成分。 在紫白色芜菁中,在YSP-PP vs YSP-WP组合中,共发现差异表达代谢物287个,包含102个上调表达和185个下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在YSP-PP vs YSP-SR组合中,共发现差异表达代谢物481个,包含182个上调表达和299个下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在YSP-WP vs YSP-SR组合中,共发现差异表达代谢物463个,包含191个上调表达和272个下调表达的差异代谢物。综合分析紫白色芫根的三个组织,共筛选出了651种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其中101种代谢物在三个组合中均表现为差异代谢物,包含31个黄酮、15个酚酸类、8个萜类、5个木脂素和香豆素、5个酮类、5个酯类、4个烃类、4个醛类、3个醇类、3个核苷酸及其衍生物、3个脂类、2个生物碱类、2个酸类、1个含硫化合物、1和醌类、1个有机酸、1个杂环化合物、1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物质、1个胺类和5个其他类。 在这些差异代谢物中,发现了抗缺氧功效的活性成分对香豆酸和对香豆酸-4-O-葡萄糖苷,研究发现香豆酸在紫色的根皮、白色根皮和根肉中含量均较高,对香豆酸-4-O-葡萄糖苷在紫色的根皮中含量最高,其次是根肉中,在白色的根皮中未检出。

郑万财 2023-11-13 15:57:04
    2023年9月14-15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玉树市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主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承担项目“玉树芫根的加工利用及示范”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赴玉树市小苏莽村乡莫地村实地检查了芫根的种植情况和芫根饲料加工企业,听取现场汇报和PPT汇报,形成如下意见:1、探索了适量施用硫酸钾的玉树芫根种植模式。 2、以玉树芫根为主要原材料,开展了芫根制品的工艺研发,研发了芫根系列产品6个。 3、建成芫根咀嚼片生产线1条,提升改造芫根饲料生产线1条,截止目前,完成饲料加工1700吨,咀嚼片加工1120瓶。 4、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报发明专利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制定企业标准1项,注册商标1个。 建议:加快芫根饲料及咀嚼片的生产。

郑万财 2023-11-13 15:48:00
    10月12日,任延靖赴玉树州囊谦县开展了囊谦芫根资源的收集,并对囊谦开展的芫根高效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了产量检测,进过小区测试,该试验地缘更茎叶小区产量为13.33kg/平方米,单根产量为7.41kg/平方米,折合亩产为:芫根全株产量为8891kg/亩,单根产量为4900kg/亩,产量超过玉树州当年的平均产量。

郑万财 2023-11-13 15:27:27
    2023年10月10日,玉树市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赴玉树州玉树市、囊谦县、曲麻莱县开展了芫根种质资源收集,经农艺性状综合比较,发现玉树市和囊谦县种植的芜菁种质资源相似度较高,均为扁圆犬全紫、扁圆紫白色和扁圆绿白色,曲麻莱种植的芜菁在农艺性状上明显不同于玉树种植的芫根,表现为明显的多棱状。

郑万财 2023-06-13 22:15:51
    6月12日,玉树市科技特派员002号工作站站长党斌副研究员带领工作站成员赴玉树州对玉树市牧女工贸有限公司,对荨麻茶加工流程进行了追根溯源,质量把关。 本次技术服务之行从荨麻采摘开始,我站成员跟随玉树市牧女工贸有限公司荨麻采摘人员赴荨麻的采摘地点,深入了解了玉树野生荨麻的生长环境、荨麻的生长情况以及荨麻可利用的部位,我站成员对荨麻的采摘部位与加工利用方式与企业代表白卡进行了讨论分析,针对现在荨麻使用部位仅为荨麻上部茎叶的情况,提出了荨麻全株利用、分部位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思路。 随后,我站成员赴荨麻茶加工车间,从荨麻清洗、杀青、烘干、粉碎及包装全生产工序进行了全方面的指导。在荨麻清洗方面,针对现在清洗水槽老旧,清洗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出了在清洗水槽上增加4-5个微压水龙头的改良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清洗效率,还能减少清洗的用水量。在荨麻杀青的过程中,发现杀青机器转速过快,无法达到杀青效果,针对性提出了延长荨麻杀青时间的改良方案,经测试,达到了杀青效果,随后对后续粉碎及包装进行了指导。 针对荨麻茶代用茶口感稍差的现状,我站提出对荨麻进行发酵以改善口感,后续我站将继续针对荨麻茶风味和质量稳定性进行研究,促进荨麻茶产品的多元化,提高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