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
特派员咨询
农业企业资源库
知识成果共享库
特派员商城管理后台
认种认养平台管理后台
平台统计
政治面貌统计
性别统计
领域统计
职称统计
工作站分布
特派员分布
工作站工作动态统计
特派员工作日志统计
在线服务统计
平台资源统计
平台使用量统计
平台查询
特派员
工作站
下载中心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李智花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9-08-02
籍贯:青海互助
政治面貌:群众
指派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
所属工作站:
青海科野生态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化隆县湾草滩养殖专业合作社;化隆县林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化隆县马阴山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工作单位:
海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畜牧技术推广
专业领域:
畜牧
服务县(市、区):
化隆县
专业职称:
高级畜牧师(六档)
服务单位名称:
海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办公号码:
0972—2612991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74)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李智花
2024-10-16 19:27:48
为提高化隆县林源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环境质量,化隆002号工作站科技特派员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养殖场基础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专业的分析,发现该养殖场存在养殖设备陈旧、废弃物处理不当等一系列问题,制约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科技特派员和养殖场负责人深入探讨,制定了实际可行的提升改造方案,并依托项目支撑,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28万元,通过牛舍建设、饲养管理系统优化、自动化挤奶设备引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设备购置等多个方面建设,不断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牛奶的质量,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
李智花
2024-10-16 17:32:55
和李林成语音电话了解今年种植业收成情况,今年合作社种植洋芋150亩,平均亩产4000公斤,平均每公斤销售价格0.44元,洋芋合计总收入26.4万元;小麦45亩,平均亩产250公斤,平均每公用价格1.6元,小麦合计总收入1.8万元;燕麦种植89亩,平均亩产鲜草4.5吨,共收割鲜草400吨,平均每吨300元,燕麦总收入12万元。
李智花
2024-10-16 17:19:14
视频了解扎四村湾草滩养殖专业合作社,挖洋芋情况,今年洋芋喜获丰收,可惜洋芋销售价格不好,最高亩产可达10000斤,每斤洋芋在0.22元0.27元之间。
李智花
2024-10-16 16:02:49
和李林成商量进种猪的事情,从种猪的品种、月龄,体重、体型介绍良种公猪情况。
李智花
2024-10-16 15:36:13
猪喘气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猪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性肺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以咳嗽、喘气为主要症状。本病目前在各地、各品种、性别、年龄的猪中均可发生,但哺乳仔猪、刚断奶仔猪和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更易发生。成年猪多呈慢性感染。猪喘气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病原体长期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分泌物中,随咳嗽和喘气排出体外,传给健康猪。当猪舍潮湿、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时最易发生此病。以冬春较常见。当气候骤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时,可使病情加重。 症状表现:潜伏期少则1天-3天,多则数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喘气,前期病猪体温、食欲、精神无大变化,后期随病情的发展症状明显。发病早期特别是小猪,主要症状是咳嗽,最初多发生在早晚采食或运动时或天气骤变时,冷空气剌激或驱赶或喂料时更容易出现。多为单声干咳,同时流出少量黏性鼻液或脓性鼻液。随病情的加重,咳嗽也更加剧烈,次数也随之增多,转为连续多声湿咳。病猪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至接近地面,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来或咽下为止。发病中期病猪喘气,腹壁有节律地扇动,呼吸次数为每分钟40次-70次,之后达100次,小猪更多。发病后期猪喘气加重,病猪呼吸急促、次数增多。病猪呈犬坐势,张口呼吸,表情十分痛苦,咳嗽声长而沉弱,似有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难以咳出,流浓性鼻汁,口流白沫、精神委顿、食欲减少。 防治方法:药物治疗呼乐芬可有效预防治疗猪喘气病,使用方法为:断奶后仔猪用40ppm-50ppm拌料,连用2周-4周;生长育肥猪可用20ppm-50ppm拌料,连用2周-4周;生产母猪可用20ppm-50ppm拌料,连续在分娩前3天和后4天内以及断奶后1周内使用;当病症消失后,巩固用药2天5天。饲养管理猪舍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控制猪舍温度,防寒保暖。接种疫苗猪喘气病冻干兔化弱毒苗,主要在疫区使用;猪喘气病168株弱毒菌苗适用于杂交猪,使用方法按说明书。 仔猪白痢的综合保健 仔猪白痢(俗称“过奶”)是每个猪场必发病,对养猪造成的损失巨大,个别猪场发病率达60-80%,部分猪仔生长停滞,严重的成为僵猪,死亡率达10-30%。 发病机理:仔猪白痢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这是大家公认的发病原因。但笔者认为,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其致病力是相对恒定的,仔猪抗病力下降,大肠杆菌相对致病力增加才是白痢发生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仔猪生长发育过程均会出现仔猪生理贫血阶段。其形成原因是母猪产仔后,母猪泌乳量逐渐增加,20-21天达到高峰,不能再增长了;而仔猪出生后发育迅速,12-15天仔猪营养需要超过母乳增长而出现剪刀差,导致营养不足。其中还有一个特殊营养物质不足,就是铁,仔猪出生后7天内不需造血,第8天开始自已造血,每天约需5-8mg铁,母乳只能满足5%,其余只能动用肝脏中贮存的约40mg铁,大约能用5-8天,也就是说12-15天,不仅是母乳不足出现剪刀差,同时也缺铁,因此,形成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得不到有效扼制,很快发展为病理性贫血,仔猪抗病力大幅下降,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导致临床上白痢发生。从以上机理,我们不难理解白痢发病规律:少数仔猪10日龄开始发病,15-21日龄是发病高峰。 主要症状:拉灰白色或黄白色腥臭带泡沫的稀粪,被毛逆乱干枯,呼吸加快,迅速脱水消瘦,有的腹部胀大,严重的昏迷死亡。日龄越小,症状越明显,死亡可能性越大。 保健预防:(1)养好怀孕后期母猪,提高仔猪初生重。仔猪初生重大,抗病力强,初生重达到1.5公斤以上,体内储存铁量可以从原来的40毫克增加到58毫克,发病率可以减少50%。(2)做好补铁工作。出生的第3、10天,分别补一次铁。(3)养好哺乳母猪,提高初乳质和量。初乳的质和量,对仔猪的抗病力有直接的影响,对白痢的预防显而易见。(4)做好补料工作。补料是防止白痢最重要的措施。不管母乳多足,营养供需剪刀差迟早会出现,所以必须早期补料。一般5―7天训练吃料,争取12―15天营养供需剪刀差出现之前补上料。集约化猪场可以采用专门教槽料补饲;中小型养猪专业户和农村传统煮稀饭喂乳猪往往是补料难,腹泻率较高,补上料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特别是煮稀饭喂或用肥猪浓缩料给乳猪补料很难,腹泻多、乳猪生长慢,建议自配教槽料:玉米60%,豆粕20%,20%快点2008混合均匀,给仔猪自由采食。或自配教槽料乳猪浓缩料:豆粕50%,50%快点2008混均,按小猪5公斤以前,按每天1-2两,5-10公斤,每天2两左右,10-15公斤,每天3两左右,15-20公斤,每天4两左右分3餐和稀饭拌匀饲喂。(5)搞好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好,大肠杆菌少。(6)做好保温工作。(7)适当用药。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综合保健防控 冬春季是猪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高发期,重点表现为以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本病发生多由各种病因综合所引发,主要是由于猪场保健防控不到位,病原体变异或交叉感染、、抗生素滥用、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原因,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困扰养猪场的重要难题,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发病期长,后续生长恢复慢,严重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出栏时间延迟,造成人工、用药成本增加。 一、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猪群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无痰干咳、呼吸困难、喘气、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等。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慢性发病的猪只生长缓慢、消瘦,整个猪群体重参差不齐,死亡率升高。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僵猪比例升高。 二、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 温度:深秋早冬季气候寒冷,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变化无常,这种气候条件,对猪群来说是一种强应激原,是引发各种疾病的直接诱因。猪只呼吸器官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直接通道,当猪只的呼吸器官黏膜对寒冷刺激的承受能力超限而无法适应时,呼吸器官的相应功能减弱,呼吸道黏膜上的常在病原毒力相对增强而呈现致病作用,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各种病原相继并发,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密度:秋冬季猪场实行密闭式管理,猪场为节约成本,在通风设施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猪舍大多通风不良,出现浮尘飞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高等现象。有害气体的刺激降低了猪呼吸道黏膜对病原的抵抗能力,使其易于感染各种气源性呼吸道疾病,一旦部分猪只发生了呼吸道疾病,病原很快随飞沫及饲料微尘散布舍内,气源性病原浓度急剧增高,易导致全场大范围爆发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2、病原性因素: 当猪场存在一种及以上病毒,或一种及以上细菌,或细菌与病毒共同作用出现疾病感染,主要包含原发病原与继发病原两种。原发病原主要包含呼吸系统病毒、猪繁殖病毒、猪伪狂犬、肺炎支原体、猪II型、猪流感等病毒,继发病原包含猪胸膜、猪副嗜血、猪肺炎放线等杆菌与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以上这些病原出现交叉感染,均易导致猪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抗生素滥用: 在某些养猪场长期盲目的滥用抗生素以用来预防与治疗猪的疾病,可往往在养猪生产中与临床上造成严重后果,如长期小剂量添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新霉素与氯霉素等,均会损害猪只机体的免疫细胞,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仅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最后导致猪场大范围爆发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等疫病。 4、免疫与保健方法不当: 对于猪群的保健、免疫工作,不合理、不全面,使猪群免疫水平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疫病影响,降低猪群抵抗力、免疫力,均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保健防控方案: 1、保持良好的猪场环境:良好的猪场环境是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基础保障。而猪场环境控制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分别是保温和通风。猪场猪圈的温度应适应猪群生存,初生仔猪一周内保温箱温度维持在32度左右,往后逐渐递减,但不能低于25度;保育猪:在转入保育栏的一周内室温稳定在25-28度之间,育肥猪、种猪温度可维持在18-25度之间,猪舍的温度控制可采用加热板、红外线保温灯等,并注意检修。猪圈通风条件是否良好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出现有着一定的关联,猪圈不通风那么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就无法排出,猪群一旦长时间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就极易出现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且猪圈不通风容易产生恶臭,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猪群饲养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猪圈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可选择在中午两小时左右将南北面窗户打开进行通风换气,有条件的猪场可安装通风设备,同时每周在猪舍内喷洒一次“绿叶护舍安”有效除氨除臭,降低舍内氨气,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的刺激,同时在舍内接种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使猪只处于微生态平衡的环境状态,大大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做好猪场病原净化,减少病原菌对猪只机体的侵袭: 猪场病原净化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可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猪场疫病情况而进行综合判断处理,有条件的猪场应每年进行猪场病原抗体检测,以判断猪群健康状态,一旦发现猪群体内存在原发病原与继发病原时,应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通过打疫苗、做保健方式来提高猪只机体抵抗力,净化体内病原。 3、做好免疫接种、保健预防工作:该病是由多病因混合感染所引发导致,因此,应制定合理的猪群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
1
2
...
5
6
7
8
9
10
11
...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