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体
2024-10-18 09:22:27
5月14日至17日,徐成体站长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会同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王伟副研究员与赵媛媛助理研究员组成工作小组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本次服务主要调研了服务企业1号、4号万亩饲草生产基地播种以及五一劳动节期间在企业开展的小区试验材料出苗情况,并进行多期播种试验的第二次播种,同时调查并统计种质资源圃返青与出苗等情况。据工作小组与服务企业技术负责人交流,目前,1号及4号万亩饲草生产基地已完成5000亩燕麦、约1000亩马铃薯、3600亩藜麦、2000亩青贮玉米等的种植和2000亩紫花苜蓿的补播工作,其他基地的饲草种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据工作小组调查发现,五一劳动节期间所种燕麦等试验材料均已出苗,且出苗较为整齐。同时,工作小组完成了分期播种试验的第二次播种工作,并统计了多个科属的一年与多年生饲草种质资源的生长情况。工作小组还与企业负责人就共同研发的试验小区高效种植一体机的初步试用效果进行了现场观摩。在完成前述工作之余,徐成体站长带领工作小组成员分别拜访了海西州科技局、海西州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等主管单位的负责同志。
徐成体
2024-10-18 09:16:44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徐成体
2024-10-18 09:16:11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徐成体
2024-10-18 09:15:20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徐成体
2024-10-18 08:53:58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