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小剑
2024-10-18 09:22:27
5月14日至17日,徐成体站长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会同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王伟副研究员与赵媛媛助理研究员组成工作小组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本次服务主要调研了服务企业1号、4号万亩饲草生产基地播种以及五一劳动节期间在企业开展的小区试验材料出苗情况,并进行多期播种试验的第二次播种,同时调查并统计种质资源圃返青与出苗等情况。据工作小组与服务企业技术负责人交流,目前,1号及4号万亩饲草生产基地已完成5000亩燕麦、约1000亩马铃薯、3600亩藜麦、2000亩青贮玉米等的种植和2000亩紫花苜蓿的补播工作,其他基地的饲草种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据工作小组调查发现,五一劳动节期间所种燕麦等试验材料均已出苗,且出苗较为整齐。同时,工作小组完成了分期播种试验的第二次播种工作,并统计了多个科属的一年与多年生饲草种质资源的生长情况。工作小组还与企业负责人就共同研发的试验小区高效种植一体机的初步试用效果进行了现场观摩。在完成前述工作之余,徐成体站长带领工作小组成员分别拜访了海西州科技局、海西州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等主管单位的负责同志。
蒲小剑
2024-10-18 09:20:31
一、基本情况
青海省科技厅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德令哈市001号工作站(下称“本站”)是由青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本站依托建设单位为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服务地点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陶哈路新汽配物流园D5--A1,全站配备科技特派员10人,其中,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2人(正高级1人、中级1人),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教师3人(正高级1人、副高级2人)、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1人(正高级),青海民族大学1人(副高级),海西州林业站1人(副高级),海西州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人(副高级),德令哈市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1人(副高级)。10名科技特派员专业涵盖草业科学、畜牧学、畜牧兽医学、土壤学、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其中副高及以上占90%,并具有较丰富的科技培训、基层科技下乡工作经验,全体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行业优势,拓展服务内容,更好的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助力服务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建站目标
青海省科技厅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德令哈市001号工作站旨在依托科技人才下沉、技术进企,帮扶企业、合作社等解决具体技术难题,从而培育产业龙头快速发展,实现带动区域适宜产业绿色、高效、科学、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目标。通过工作站的建设,整合省级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与人才、基层推广人才与实际管理经验技术、区域内企业亟需技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增效+科技再研发”的成果快速转化循环模式;实现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技术推广不走样的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人才技术和平台统一运行,同时发力,齐抓共管促效益的目标。工作站引进筛选整合新优质饲草资源、配套优化成熟技术、示范管理人才、技术总结拓展等全方位“钉钉子”、抓重点、补短板、促效益,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宜于当地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色饲草产业发展新路子,从而实现“科技服务、提质增效、科技引领、特色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工作计划
2024年度本站计划通过严格的试验设计、技术推广和服务企业的参与,预计开展:尕海荒漠化地区耐刈燕麦品种筛选以及一种两收燕麦种植模式节水高效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预期达到:1.筛选耐刈与再生性能较强的燕麦品种1-2个;2.一种两收燕麦种植模式示范100亩,推广500亩,燕麦饲草产量由400公斤/亩提高到520公斤/亩,燕麦蛋白产量由28公斤/亩提高到40公斤/亩;3.灌溉量由800立方米/亩下降到500立方米/亩,肥料利用效率由30%提高到50%的各项指标与新增产值40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100万元,新增利润30万元及新增就业2人,技术培训20人次以上等社会服务指标。
蒲小剑
2024-10-18 09:16:44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蒲小剑
2024-10-18 09:16:11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蒲小剑
2024-10-18 09:15:20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