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红芸
2023-10-31 14:59:38
近期,随着贵德县气温逐渐降低,麦后复种绿肥生长缓慢。2023年10月26日,我站开展麦后复种绿肥试验取样、测产和翻压工作。此次取样工作涉及箭筈豌豆肥饲兼用小区和复种绿肥菌剂大区2个试验。
复种绿肥菌剂大区试验是通过在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等绿肥苗期冲施解磷菌菌液,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促进绿肥对磷的利用,提高养分截获能力。箭筈豌豆、毛叶苕子是我省主要绿肥品种,均为一年生豆科绿肥作物,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肥地作用强等特点,可在不与主栽作物争地的情况下进行插入式栽培,有过腹还田、留茬肥地等多种利用方式。
下一步将尽快处理采集的植物和土壤样品,进行产量和养分等相关指标测定,为明确绿肥不用利用模式效益和提升养分截获能力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米红芸
2023-09-12 21:17:46
9月12日,贵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在贵德县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肥长势调查及青海高原绿肥-麦类作物节肥减排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集成及示范基地挂牌。
2023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绿肥研发团队在贵德县麦类作物生产区推广“小麦+绿肥+牛羊”种养循环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田秋季闲置、土壤裸露、小麦季化肥减施问题,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以“留茬肥地、过腹还田”综合利用为目标,拓宽了绿肥利用途径,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测算,课题实施期间,示范区平均每公顷耕地新增产值6000元,增效3000元。本年度推广面积470公顷,新增产值282万元,增效141万元。
随后,特派站科技人员与合作社工作人员商议了本周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活动产品展览事宜,依托我站成立的“中国农技协青海贵德小麦科技小院”将在科普活动中首次亮相。
米红芸
2023-09-12 21:14:58
近日,贵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收到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转发的《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通知,文件显示,依托我站服务站点申报的“中国农技协青海贵德小麦科技小院”获批。
科技小院成立后,我站将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服务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
米红芸
2023-09-01 14:26:26
2023年8月30日,贵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人员到贵德县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贡拜村麦后复种绿肥示范基地,开展麦后复种绿肥菌液冲施技术培训、指导和交流。
科技特派员将160 kg根瘤菌菌液带到贡拜村麦后复种绿肥示范基地,结合苗期灌水和施肥,进行菌液冲施,根瘤菌可与豆科绿肥根部共生形成根瘤,起到固氮作用。今年麦收后光热条件较好,绿肥生长旺盛,绿肥青草田售价也有一定上涨,良好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带动绿肥种植面积的扩大,这也意味着农户对种子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因此绿肥种子生产技术是将团队重点研发内容之一。
随后科技人员到贺尔加基地查看绿肥,苗期长势良好,计划10月中旬调查绿肥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并翻压绿肥,明年春天羊粪还田并种植青稞。依托该试验,设计了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容,选题结合生产实践,计划入住科技小院开展试验。
通过此次技术培训和交流,使当地农户更好地了解这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进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绿肥不同利用模式试验的开展将量化生态和经济效益评价,有利于贵德县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米红芸
2023-08-28 10:52:31
2023年7月24日,贵德县科技特派员02号工作站科技人员到贵德县河阴蔬菜科研试验基地,开展菜薹杂交制种种子收获,辣椒制种田杂株的识别和去除,甘蓝和大葱新品种示范栽培技术指导、培训。
通过现场讲解菜薹、辣椒制种和大葱、甘蓝示范栽培相关关键技术,与基地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提高了基地技术人员的蔬菜制种和栽培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