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莹娜
2024-10-25 10:28:55
“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 “请进来”助推产业发展
9 月 13 日,大通县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特邀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园艺所蔡为民所长赴大通县为青海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为大通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把脉会诊”“传经送宝”。
蔡为民所长深入博丰公司生产厂区,查看食用菌生产设备,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下一步打算,并与工作站有关人员、塔尔镇党委书记、青海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就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大通县冷凉气候、环境资源条件优越,周边设施基础条件良好,适合发展香菇、黑木耳 等 食 用菌 产 业 。 青 海博 丰 现 代农 业 有 限 公 司可 作 为 菌棒 生 产 基 地 ,为 食 用 菌产 业 发 展 做 好前 端 工 作, 从 而 带 动 周边 合 作 社与 农 户 开 展 食
用菌种植,延长产业链,提升 价值 链, 有效 实现联农 带农 ,使 农户 增产增收。
座谈结束后,工作队实 地走 访了 大通 锦盛源现 代农 业示 范基 地、大通 丰源 农业 基地 ,了
解温 棚生 产利 用情 况,为食用菌生产联农带户做前期准备工作。
下一步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组织青海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赴浙江省观摩学习和技术对接交流,更好的助推我省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简莹娜
2024-10-25 10:26:22
深入油菜田间测单产 助力企业把好原料关
当前,正值大通县油菜陆续开镰收割之际,为准确掌握大通县油菜产量情况,为全县油菜籽加工企业提供“第一手”数据。8 月 29 日,大通县科技特派员 005 号工作站组织站内技术人员联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技术人员,赴城关镇及联点企业种植基地开展油菜实地测产工作。
按照油菜测产抽样方法及技术要求,随机选定油菜样本区域、地块、样点开展测产工作,做好现场定位、认真取样、系统拍照等环节,实地采集结束后,详细测算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等数据,进而推算出该块地的油菜产量。
下一步,我站将积极做好秋收油菜测产相关资料信息收集和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摸清油菜
生产及种植现状,不断总结技术经验。同时,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为油料作物增产增收
奠定基础。
简莹娜
2024-10-25 10:22:49
用好“小产业”,推动“大振兴”
时下正值赤松茸收获季节,西宁市大通县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前往斜沟乡业坝台滩林地参加赤松茸食用菌现场学习观摩及采摘活动。近年来,大通县实验林场积极发展食用菌特色种植,大胆尝试种植新品种赤松茸,并喜获成功,切实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途径,助力了乡村振兴。
赤松茸,别名:大球盖菇,是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赤松茸营养丰
富,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其中磷和钾、蛋白质、粗纤维含量含量较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今年,大通县实验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斜沟乡业坝台滩林地内搭建简易棚 50 座,种植赤松茸约 40 亩,亩产量约 1000多斤,每亩可实现经济价值 6000-7000 元。赤松茸栽培过程简单,易推广,产量高,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种植原料,除了能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同时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实现林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赢。
赤松茸作为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品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赤松茸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下一步,大通县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与县试验林场深度融合,共同做好食用菌品种推广、种植技术示范、产品加工研发等产业相关工作,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持续带动更多农户通过发展人工培育食用菌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简莹娜
2024-10-25 10:18:11
进村入户 携手共筑美丽乡村新篇章
为积极响应大通县 2024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申报需求,7月 24 日,西宁市大通县 005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大通县农业农村局,深入东峡镇田家沟村与斜沟乡上窑洞庄村,开展实地调研与指导服务。
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查阅资料等调研方式,全面了解田家沟村与上窑洞庄村的村庄风貌、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及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依据 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申报标准及要求,工作小组现场为两村提供了“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服务,助力完成《2024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表》的填写,并帮助两村逐一梳理、完善所需的佐证材料。
通过此次指导,田家沟村与上窑洞庄村的工作人员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申报条件、评选标准及推介流程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同时,针对两村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工作小组也给予了详尽的解答,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困惑与难题。
展望未来,西宁市大通县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以此次调研指导为契机,持续跟踪两村的申报进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助力田家沟村与上窑洞庄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携手共筑美丽乡村新篇章。
简莹娜
2024-10-25 10:14:03
科技引领 助推发展
针对企业食用菌栽培和加工技术需求,7 月 19 日,西宁市大通县 005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技术专家下基层,进企业号脉把诊,在大通县青海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举办了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培训班,旨在引导专家通过零距离服务,将“点单式”服务送上门,破解企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切实实现科研技术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
此次培训班特邀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农村局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施礼老师、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徐鸿雁老师、大通县发展和改革局张伟副局长、青海省乡村产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王学江、副主任刘晓军同志、青海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贞等 20 余人参加。
施礼老师结合青海实际和现代食用菌的特点,就如何利用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优势做好食用菌栽培、做适合高原生长的食用菌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如何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产业化、规模
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培训;徐鸿雁老师从青海省食用菌的发展现状、本地区的原料优势、野生资源优势以及目前省内适宜种植的食用菌品种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给予
了技术性指导。
结合本次培训,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伟同志,从大通县目前食用菌种植情况、科技项目申报情况、大通县目前的主推品种以及适宜发展的种、养殖业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并要求,工
作站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与省、市、县级相关部门对接、协调、沟通,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助推企业发展。
省乡村产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王学江同志,从我省食用菌栽培的环境优势、生产方式、科技服务方面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对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技术指导。最后,在陈贞总经理的陪同下,全体人员到食用菌栽培车间进行参观。专家们在参观过程中,现场指导企业在今后的生产中要转变思想,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和整合起来,利用青海独特的气候优势,抓紧做好生产筹备工作,及时恢复生产,抢抓先机,确保食用菌尽早上市,推动企业在食用菌种植方面取得新进展,增加企业生产效益和农户种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