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李正鹏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8-01-01
籍贯:山东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贵德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1)提供绿肥繁种及其在农田和果园的种养循环模式技术指导,(2)引进绿肥产业相关项目,(3)开展绿肥调控养分流失技术、麦秆-绿肥联合还田技术、果园间作绿肥-肥饲兼用技术研究与示范,(4)开展技术培训。
专业领域: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服务县(市、区):
贵德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七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18195783602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04)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李正鹏 2024-10-19 21:25:26
    8 月 21 日, 青海省科学技术大会暨 2023 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省政府对我站团队成员孙小凤研究员、李正鹏副研究员、严清彪助理研究员、米红芸高级农艺师以及我站服务企业贵德县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余富强农艺师参与完成的“基于绿肥的土壤质量提升与节肥增效技术创新及应用”技术成果(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韩梅副研究员为第一完成人) 授予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针对青海地区主要绿肥作物优异品种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不足、绿肥培育健康麦田土壤方法与机制不清、绿肥替代化肥及丰产提质措施不明等问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绿肥团队历经 15 年科研攻关,筛选及培育出青海高原地区豆科绿肥新品种,创新了绿肥混播、种子高产等高效栽培方法;研发了绿肥-小麦一体化养分管理与地力持续提升、 绿肥“过腹还田”种养结合等技术; 集成了青海高原特色的绿肥-小麦生产与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青海麦田化肥减施增效、耕地质量提升、小麦丰产提质、农牧结合增效。

李正鹏 2024-10-19 21:19:23
    8 月 10 日, 贵德县 2 号站邀请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大学、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对承担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贵德县麦后复种绿肥节肥增效技术示范推广”示范基地进行了观摩指导和现场测产。 项目参加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 在各处理随机选取样方进行测产。结果表明: 在绿肥过腹及根茬协同还田、 氮肥减施 30%条件下, “小麦季缓释肥+生物炭” 处理产量 6296 kg/hm2, “缓释肥+硝化抑制剂”产量 6258 kg/hm2, “缓释肥+膨润土” 产量 5576 kg/hm2, “单施缓释肥” 产量 5399 kg/hm2, 对照“习惯施肥” 产量 6059 kg/hm2。 通过此次观摩和测产,专家一致表示:小麦节肥减排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有效提高了小麦产量,实现了节本增效。该技术可操作性强,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李正鹏 2024-10-19 21:14:00
    2024 年 8 月 5 日至 9 日,海南州科技局举办科技工作者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我站派出 2 名科技特派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课程包括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米占民教授讲授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省委党校梁代生教授讲授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随堂进行了党纪法规测试,使参训的科技工作者们深刻领会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与使命担当,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与纪律观念、廉洁自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专业培训环节,青海理工学院校长助理王东教授讲授的《推动绿色算力高质量发展:发展策略与实现路径》、 青海民族大学苟廷佳副教授带来的《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和高原生物研究所曲家鹏研究员带来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为一大亮点。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度重视,海南州政府和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们积极响应,不断深化绿色算力在青海地区的创新应用与成效,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中展现了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此外,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引入与讨论,激发了大家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思考,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科技成果的转移转换》课程则紧贴青海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求,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形式,深入剖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与痛点,解读了国家和青海省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为科技工作者们搭建了从科技成果到市场的桥梁。 除了理论学习,培训班还精心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现场教学活动。参训人员走进海东科技园,近距离感受我省科技创新的发展;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解说和丰富的展品,增强了对青海自然资源的认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而高原生物研究所种子库的探访,则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生物多样性的宝贵与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警示教育片《零容忍》的观看,让科技工作者们深刻认识到纪律规矩的重要性,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远离腐败诱惑。而爱国主义教育片《北斗》的放映,则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此次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受训科技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创新能力。 在以后的工作中,广大的科技特派员要加强多学科融合、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李正鹏 2024-10-19 19:46:39
    7 月 28 日, 贵德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亚军教授、 张达斌副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胡发龙副教授、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韩梅副研究员到贵德金穗源基地进行技术交流和现场指导。 专家团队一行首先查看了贺尔加村试验基地小麦和绿肥种质资源引进展示情况, 并详细了解了红柳滩村冬油菜种植存在的问题,交流了油后复种绿肥合作事宜, 随后到贡拜村调研了小麦-绿肥增效产品节肥减排等试验示范, 最后到二连村种植基地调研向日葵混播箭筈豌豆繁种, 交流了冬油菜复种箭筈豌豆种植计划。 专家团队对贵德 2 号站的科技特派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商讨了 8 月初开展“青海高原绿肥-麦类作物节肥减排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集成及试验示范” 田间现场鉴评会事宜。 此次陕西和甘肃专家团队来贵德, 促进了省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为推动贵德县乃至海南州作物制种产业及绿色发展夯实了基础。

李正鹏 2024-10-19 19:40:49
    7 月 20 日, 临近大暑, 贵德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派员到贵德金穗源贺尔加试验基地开展“绿肥替代化肥潜力试验” 小麦收获采样。 站长李正鹏首先带领研究生进行了小区植株和土壤样品采集,样品将带到土壤肥料研究所实验室进行考种和分析。随后在合作社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分小区收割小麦并脱粒。 该试验春小麦于 3 月 21 日播种, 全生育期 120 天, 旨在明确贵德麦后复种绿肥模式的化肥替代潜力,为当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随后特派员和合作社技术人员商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牌换新、 毛苕支架繁种、小麦/油菜-绿肥轮作模式试验示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