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马文斌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5-03-01
籍贯:青海省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所属工作站:
工作单位:
西宁市湟水林场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拟开展:1、道地中藏药种质资源库建设:2、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3、新技术推广应用;3、相关技术规程编制;4、其它林业生态建设相关工作
专业领域:
林业
服务县(市、区):
生物园区
专业职称:
正高级工程师(四级)
服务单位名称:
西宁市湟水林场
办公号码:
0971-6316822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78)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马文斌 2024-11-05 17:06:58
    2024年9月23日,大通004号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在大通县文化广场开展丁香种质资源科普宣传活动。 丁香是青海省著名的乡土花灌木,习性强健,花开繁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985年被选为西宁市的市花。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自2013年起收集国内外丁香种(品种)108个,建成首个丁香国家种质资源库。依托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收集的丁香种质资源,大通004号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开展丁香知识现场科普,向大通县居民普及丁香的基础知识,介绍西宁市栽植的主要丁香品种及丁香在城市绿化、美化、鲜切花、盆景、香料和中药材等领域的应用,并发放丁香资源科普宣传册。 现场群众长时间驻足在展板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马文斌 2024-11-05 16:46:43
    大通县东峡林场是大通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服务单位。大通县东峡林场作为国家青海云杉重点良种基地,具有良种基地建设的相关技术基础,场领导班子根据林场的资源特点,结合004号工作站的技术优势,拟将本场建设为青海省小檗属树木良种基地。2023年在工作站的协助下,已申报相关研究项目。东峡林场场长蔡启山作为004号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职责,和工作站其它成员一起,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东峡林场片区小檗种子资源收集及播种工作。为小檗种质资源库建设和采穗圃的建立提供了种质基础。 2003年10月,蔡启山场长在东峡林场野生小檗分布区,对鲜黄小檗、直穗小檗和匙叶小檗种子资源进行了系统收集,共收集种子48kg。种子经晾晒、调制、筛选后入库储存。2024年4月26日至4月29日,工作站在东峡林场温室内进行了小檗轻基质容器播种工作。为保证出苗率,在播种前对小檗种子进行了二次精选,播种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每穴点播3粒种子。基质采用耕作土+细河沙+珍珠岩混合,在播种前进行了基质制作、育苗盘人工填装和土壤消毒等工作。本次共播种小檗21000穴,其中,鲜黄小檗4床,9000穴;直穗小檗3床,6000穴;匙叶小檗3床,6000穴。

马文斌 2024-11-05 16:45:20
     大通县东峡林场是大通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服务单位。大通县东峡林场作为国家青海云杉重点良种基地,具有良种基地建设的相关技术基础,场领导班子根据林场的资源特点,结合004号工作站的技术优势,拟将本场建设为青海省小檗属树木良种基地。2023年在工作站的协助下,已申报相关研究项目。东峡林场场长蔡启山作为004号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职责,和工作站其它成员一起,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东峡林场片区小檗种子资源收集及播种工作。为小檗种质资源库建设和采穗圃的建立提供了种质基础。 2003年10月,蔡启山场长在东峡林场野生小檗分布区,对鲜黄小檗、直穗小檗和匙叶小檗种子资源进行了系统收集,共收集种子48kg。种子经晾晒、调制、筛选后入库储存。2024年4月26日至4月29日,工作站在东峡林场温室内进行了小檗轻基质容器播种工作。为保证出苗率,在播种前对小檗种子进行了二次精选,播种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每穴点播3粒种子。基质采用耕作土+细河沙+珍珠岩混合,在播种前进行了基质制作、育苗盘人工填装和土壤消毒等工作。本次共播种小檗21000穴,其中,鲜黄小檗4床,9000穴;直穗小檗3床,6000穴;匙叶小檗3床,6000穴。

马文斌 2024-11-05 16:44:48
    大通县东峡林场是大通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服务单位。大通县东峡林场作为国家青海云杉重点良种基地,具有良种基地建设的相关技术基础,场领导班子根据林场的资源特点,结合004号工作站的技术优势,拟将本场建设为青海省小檗属树木良种基地。2023年在工作站的协助下,已申报相关研究项目。东峡林场场长蔡启山作为004号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职责,和工作站其它成员一起,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东峡林场片区小檗种子资源收集及播种工作。为小檗种质资源库建设和采穗圃的建立提供了种质基础。,2003年10月,蔡启山场长在东峡林场野生小檗分布区,对鲜黄小檗、直穗小檗和匙叶小檗种子资源进行了系统收集,共收集种子48kg。种子经晾晒、调制、筛选后入库储存。2024年4月26日至4月29日,工作站在东峡林场温室内进行了小檗轻基质容器播种工作。为保证出苗率,在播种前对小檗种子进行了二次精选,播种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每穴点播3粒种子。基质采用耕作土+细河沙+珍珠岩混合,在播种前进行了基质制作、育苗盘人工填装和土壤消毒等工作。本次共播种小檗21000穴,其中,鲜黄小檗4床,9000穴;直穗小檗3床,6000穴;匙叶小檗3床,6000穴。

马文斌 2024-11-05 15:38:26
    2024年2月~4月,根据2023年小檗属种质资源收集任务分工要求,工作站技术负责人郑淑霞和青海省林科所王彬博士和郑贞贞博士完成了湟水流域贵德、互助、民和和乐都主要分布区的野生小檗种子的鉴定、处理和储藏工作。共收集小檗种子7种18份。于5月底,将种子送至大通东峡林场,进行温室育苗试验。收集的小檗种子资源具体情况如下。 1、互助北山分布区4种4份,其中,置疑小檗1份,细叶小檗1份,匙叶小檗1份,秦岭小檗1份; 2、贵德分布区1种2份,分别为细叶小檗(红果)1份,细叶小檗(黄果)1份; 3、乐都分布区4种8份,分别为置疑小檗1份,匙叶小檗4份;鲜黄小檗2份;普通小檗1份; 4、民和分布区4种4份,分别为鲜黄小檗1份,普通小檗1份,细叶小檗1份,甘肃小檗1份; 到目前为止,工作站完成了青海省河湟流域小檗主要分布区种子的收集工作。其中黄河流域的小檗野生种质资源主要由工作站站长张锦梅带领队员完成,东峡林场野生种子资源主要由蔡启山场长带领工作人员完成。全省范围内野生小檗属种子资源的收集,为小檗的引种驯化和示范推广提供了种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