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孙雪梅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0-10-01
籍贯:陕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蔬菜种植技术指导
专业领域:
园艺作物育种
服务县(市、区):
互助土族自治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09715311481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87)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孙雪梅 2024-06-14 09:53:3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建设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义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是一种集成了现代科技手段的农业生产设施。它将玻璃温室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相结合,通过采集环境数据、自动调节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这种农业生产设施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稳定、可控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优势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相较于传统温室具有以下优势:⑴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⑵能够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⑶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⑷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三、关键技术 探讨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关键技术。⑴环境感知技术,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环境数据,为智能控制提供依据。⑵智能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自动调节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⑶远程监控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 四、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将向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将实现全面的环境感知、精准控制和智能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稳定、可控的生长环境,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建设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业生产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将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孙雪梅 2024-06-06 09:55:17
    秋菠菜。8-9月播种,播后30-40天可分批采收。品种宜选用较耐热、生长快的早熟品种,如犁头菠、华菠1号、春秋大叶、完美2号等。 越冬菠菜。10中旬-11月上旬播种,春节前后分批采收,宜选用冬性强、抽薹迟、耐寒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圆叶菠、迟圆叶菠、华菠1号、辽宁圆叶菠等。 春菠菜。开春后气温回升到5℃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3月中下旬为播种适期,播后30-50天采收,品种宜选择抽薹迟、叶片肥大的迟圆叶菠、春秋大叶、完美2号等。 夏菠菜。5-7月分期播种,6月下旬-9月中旬陆续采收,宜选用耐热性强,生长迅速,不易抽薹的华波1号、春秋大叶、帝沃2号等。

孙雪梅 2024-06-06 09:50:45
    水芹又名水英、蜀芹、楚葵,以食用嫩叶、叶柄与茎为主,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黄酮和矿物质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普遍喜食的传统水生蔬菜品种之一。 常州市金坛区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有着栽培和食用水芹的悠久历史。通常在春节前后食用水芹,其被称为“路路通”,寓意来年一切顺利。金坛水芹栽培品种、栽培方式均多样,常见品种有金坛无节水芹、扬州白、节节芹、圆叶芹等,以金坛无节水芹栽培面积最大,也最受消费者欢迎,年播种面积达320h㎡以上,且2013年“金坛无节水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更是畅销京、沪、杭等地,出口韩、日等海外市场;栽培方式有深水栽培、湿润栽培等,且以深水栽培为主。 传统水芹生产以秋季播种,冬春季收获上市为主,上市期短,供货量集中,价格竞争压力大,经济效益难以提升。为提升水芹的综合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要,近年来,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夏茬水芹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解决了高温水芹生产过程中易烂种、基本苗不足、烂根浮芹、农残易超标与产品粗老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 技术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 夏茬水芹生产填补了高温时段水芹市场供应的空白,增加芹池的复种指数,但延用常规生产技术常因烂种、基本苗不足、烂根浮芹、产品粗老而使产量和商品性下降,甚至于造成绝收,以及农残超标而使产品不能上市。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近年来,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种芹繁育、芹池设置与培肥、种芹处理与播种、刈割再生、水层管理、绿色防控等方面开展了夏茬水芹生产的技术创新集成研究,并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区夏茬水芹亩产量达2000~3000kg,比常规技术产量提高1000kg以上,按市场批发价10~15元/kg计,每亩产值可达2.0万~4.5万元,经济效益可达1.5万~2.5万元。 2 关键技术环节 品种选择 夏茬水芹生产应选择耐高温、产量好的品种,一般多选择节节芹、扬州白等。 种芹繁育 夏茬生产用的种芹在生产时要开好“丰”字搁田沟,种芹生长阶段根据气候变化采取“浅水—湿润”的灌溉方式,高温强光照时保持适当水层,平时以湿润灌溉为主,以提高种芹的干物质含量和耐高温性能,防止夏茬水芹播种后发生大面积烂种。 芹池设置与培肥 芹池设置:夏茬水芹芹池面积不能过大,以2 d能采收完1个塘口为限,一般在1000~1500㎡,否则延长采收期会出现大量浮芹或导致芹菜老化,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芹池要设置好可对流的进出水口,以利于播种后通过流水降温来促进出苗。 芹池培肥:夏茬水芹芹池培肥时要注意:一是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且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每亩有机肥用量为1000~1500kg、硫酸钾型高效复合肥30~40kg;二是培肥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播种前20d施用基肥,并与底泥充分拌匀,让其在田间进行再次发酵;三是适当增加石灰的用量,一般亩用量在100kg左右,并依据塘口年限适当调整用量,年限短的少用,年限长的多用。 播种时间 夏茬水芹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进行播种。 种芹处理与播量 夏茬水芹芽成苗率较低,一般只有50%左右,若按400~500棵/㎡基本苗计,应每平方米播足芽量800~1000个;因此,水芹亩用种量高于秋播生产达1000~1200kg,实际播种时可根据种芹品质进行测算。 播前先对种芹进行控温催芽处理,先将种芹堆高0.8m左右,其上放一喷淋管,再覆盖厚无纺布来遮阴,并用井水喷淋降温,以控制水芹堆温保持在25~30℃进行催芽。待芹芽长到2cm左右时,将种芹切成40cm左右的小段,均匀撒播。播种后,白天进行流水降温,防止高温烧芽,晚上排水露田,促进扎根,待水芹齐苗后再建立水层。 匀苗定苗 当苗高10~15cm时,进行匀苗定苗、移密补稀、掐高补稀,控制密度在400~500株/㎡。匀苗后每亩用尿素15kg,并保持浅水层。待苗活棵后,开好“丰”字脱水沟适时搁田,提高搁田质量,使田中间土壤表面有细缝隙出现为止,促进水芹根系生长,可有效防止水芹后期浮芹的发生,搁田时间5~7d。 刈割再生 匀苗后若遇到35℃以上持续高温,水芹茎叶老化失去商品价值,可在降温前离基部5cm左右处进行一次刈割,待新芹芽重新长出。刈割可增加芹菜密度,提高夏茬水芹产量和品质。匀苗后若温度不高则可正常管理。 水层管理与生长调控 一是根据水芹生长量随时加深水层,以心叶高出水面15~20cm为宜;二是当水芹长到30cm以上时,根据市场需要在收获前3~5d,每亩用赤霉素1g左右,对水20kg均匀喷施,并根据生长量及时补水。 配方追肥 夏茬水芹一般匀苗后再追肥3次。除匀苗后第1次追肥以尿素为主外,以后多以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作追肥,不要用氮、磷、钾含量相同的平衡肥,这样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过多磷肥投入对环境的压力,降低投入成本。根据生长量每次每亩用量在30~45kg,生长量小时取低值,大时取高值。 绿色防控 水芹生产中主要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等,主要病害有锈病、基腐病等。 对于虫害,优先物理与生物防治。一是应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进行诱杀,每亩用黄板20张,每公顷用杀虫灯1个,且黄板要根据水层变化自动调节高度;二是利用性诱剂进行诱捕,每亩设置1个斜纹夜蛾诱捕器。实践表明,连续多年规模区域的生物防治可有效降低水芹主要虫害基数,显著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在加强测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用药。根据试验,由于水芹生长过程中池水不外排,水芹田农药半衰期要长于一般露地蔬菜,安全间隔期也相应变长。一般在水芹收获前20d可选用16%甲维盐·茚虫威15~20mL等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在收获前7d可选用6%乙基多杀菌素10~20mL等生物农药,基腐病可在搁田时用50%腐霉利50~60g进行防治,锈病可用12.5%烯唑醇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 采收上市 根据市场需要适期适量采收整理上市,去除须根、基部老化节间、老叶和杂质,并清洗后包装上市。

孙雪梅 2024-06-06 09:27:10
    适合内蒙古乌兰察布,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其中以青海省为典型代表。 气候特点:冬季最冷月(1月份)平均温度-4℃--- -12℃,白天阳光好,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夜间低温,昼夜间温差极大。春季风变大。常年少雨,夏季也低温。 地质特点:土层深厚,地下水位深。 适宜棚型:适宜采用大斜后屋面、土墙到顶的前后开挖、半地下抛物线型棚体或1/4椭圆型棚体,棚内宽度8米--12米,棚高宽比1:1.8---1:2.2。后屋面加长,斜度加长,以减小后棚面散热量,保温后墙、后屋面和覆盖物加厚,采用网状压膜绳防风。 种植模式:没有高温期,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时种植蔬菜。 突出特点:后墙到顶并加厚,保温蓄能;太阳入射角较低,棚面弧度加大;冬春低温雪多雨少,适合覆盖保温被;高原风大,网状压膜绳防风;后屋面加大,减少棚面散热量;地下水位深,畦内种植。

孙雪梅 2024-06-05 18:12:11
    树莓作为蔷薇科藤本,像玫瑰月季那样能够生长多年,型美果大,单产量高,非常适合做鲜果采摘食用,树莓将是继草莓之后秋冬季又一个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采摘食用水果。 树莓最早的母本是分布于北半球野外的蔷薇科藤灌刺藤,其决定了植株生长抗性较好,能够适应各地区的气候环境,其中以覆盆子最为出名,在我国的中、东地区有大量分布,但覆盆子野性较大,商业价值远不如树莓(黑莓),后者是前者的进化改良品种(是人为还是自然改良无从考证),树莓对气候环境有着较为严格苛刻的要求,目前能够适合树莓野外生长地区只有维度较高的地区,例如欧美部分地区,加拿大等,亚洲国家像日本韩国等具有规模种植,所以树莓产业在以上发达国家应用非常成熟,无论是做采摘鲜果还是做果酱储存都不亚于草莓产业。 在我国适合树莓自然生长的地区只有东北地区(新疆、山东也有少许分布),树莓有很大的特点,保鲜和草莓一样时间很短(自然保鲜在24小时以内),树莓不适合运输,所以东北地区的树莓只能就地采摘深加工做成果酱,而做果酱的经济价值远没有做鲜果食用高,而东三省的树莓果酱有相当大部分直接出口到日韩等发达地区,所以很多日韩农业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土地租金和劳动成本直接在东北地区投资兴建树莓园,生产的树莓制品直接运回本国而获得高额的利润。 全球最大的果酱的公司美国Driscoll’s(中国注册公司名称为卓莓(云南)果莓种植有限公司)在全球部署生产基地,其中中国这块巨大市场自然不会放过。卓莓公司拥有雄厚资本和技术以及成熟的管理经验在中国早已完成产业布局,其中树莓作为主打产品,在千禧年之后已开发出适合南方生长的树莓在中国赚的金箔满盆(据内部消息称,卓莓培育适合南方树莓的母本是来自墨西哥树莓,随后与本土树莓品种杂交改良而得来的),卓莓生产树莓基地在云南几个地区,注册商标就是耳熟能详“怡颗莓”,今天我们在二线以上城市高级商超里看到的树莓鲜果,基本上都是来自卓莓的“怡颗莓”品牌,其树莓价格偏高属于昂贵水果,卓莓公司对树莓品种以及种植技术实行严格保密。 一.树莓介绍以及价值 1.树莓介绍 2.树莓的食用价值 3.树莓的药用价值 二.国际树莓市场 1.深加工树莓 2.鲜食树莓 3.黑莓市场 三.中国树莓市场行情以及开发价值 1.加工树莓国内市场行情 2.鲜食树莓国内市场行情 四.美国Driscoll's(卓莓)在中国 1.Driscoll's介绍 2.Driscoll's在中国 3.Driscoll's的品种 4.Driscoll's的种植理念 5.Driscoll's的冷链模式 五.鲜食树莓栽培方式以及种植设施要求 1.鲜食树莓栽培的方式 2.水源检测和种植环境的监测 3.棚内技术种植 4.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 六.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2.劣势(weaknesses) 3.机会(opportunities) 4.威胁(threats) 参考文献: 陆庆光:世界树莓产业发展新动态(源自2018年11届世界树莓大会) 张清华,董凤祥.树莓发展现状与前景(下)[J].林业实用技术,2007,5 张清华. 中国经济林产业发展报告系列丛书: 中国树莓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李维林,吴文龙等,世界黑莓产业发展和研究现状及前景,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21( 3) : 105-115 吴文龙,李维林.黑莓引种栽培与利用[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17. 张清华,王彦辉等,树莓栽培实用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4.01 王德,李俊杰。2021.《尚志红树莓》发展概况。 Madame Figaro.莓果中的西点军校,不是所有berry都叫怡颗莓.2021.01.15 让生鲜更传奇.水果品牌百科:怡颗莓,全球浆果巨头,100年的传承.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