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霞
2023-11-02 12:54:56
安徽农业大学团队在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藏羊异地适应性、应激反应及生物节律相关机制研究
针对藏羊异地饲养,探究藏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应激反应及生物节律的相关机制,安徽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成员孙智鹏,及博士生陈亚乐、刘鲁盟等在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团队的协助下,在青海省巴卡台农牧场开展相关试验。在巴卡台农牧场选择8月龄公羔为青海高原对照组,采集应激反应、适应性和生物节律相关研究样品,包括:全血、血清、瘤胃液、粪便等。以期探究藏羊在低海拔、高氧环境及运输过程的应激反应与适应性。期间,设计了24小时藏羊生物节律试验,2023年10月27日开始试验,中午12:00开始第一次试验,检测试验藏羊的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收集血样、粪样、瘤胃液等样品,并测定瘤胃液pH值。依次检测了16:00,20:00,次日0:00,04:00,08:00试验羊的所有指标,并采集了所有样品。之后,会在藏羊运输至安徽之后开展对照试验,以期为更深入解析藏羊环境适应性在响应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机制,从而创新“飞地经济”的时空耦合生态畜牧业技术和模式。
杨晓霞
2023-11-02 12:53:35
工作站成员安徽农业大学张子军教授团队在开展藏羊、牦牛异地育肥数据采集
针对青海省畜牧业草畜资源时空配置矛盾突出、饲草料营养搭配不均衡、资源精准利用程度低、区域间联动协作能力差、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以不同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和生产效率提升为出发点,在高原地区冬春季节饲草匮乏期,安徽农业大学与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合作,搭建藏羊、牦牛的“异地”育肥基地,选择“藏羊”和“牦牛”为畜种,打破青海畜牧业生产时空限制,开展基于飞地经济的时空耦合型生态畜牧业技术和模式创新研究。
为加快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经安徽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董全民研究员协商一致,确定飞出地以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服务单位为主。首先,团队成员深入牧户,开展牛羊养殖经济效益情况调研,了解到今年牛羊价格低迷,严重影响牧户经济收入;同时,青海高原枯草期藏羊和牦牛生长速度缓慢,存在掉膘等问题,导致藏羊和牦牛出栏时体况不佳,降低牧民收入。因此,团队选定200只藏羊和12头牦牛,进行分群管理,然后在青海省巴卡台农牧场对所选家畜开展了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测定,包括体重、体尺、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预期2023年11月初,藏羊和牦牛会运输至安徽省,开展异地育肥研究,以期为青海省现代生态畜牧业飞地经济新业态提供理论依据、科技支撑及示范样板。
杨晓霞
2023-11-02 09:32:28
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张子军教授团队来青开展服务工作(5)
2023年10月29日中午在工作站、青海大学高原特色农牧业综合试验站向董全民研究员汇报了试验和工作进程。
当日下午15:30-19:30,工作小组进行羊全群采血,采集非抗凝血;20:00-1:00分离血清,用于送往共和县畜牧兽医站做布病、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检测。
2023年10月30日早上工作小组前往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先取小反刍和口蹄疫检测试剂,并携带试剂与样品前往共和县农牧业和科技局畜牧兽医站,协商羊群布病、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检测适宜,因为实验室只有1人能够进行疫病检测工作,且遇上单位开展考核工作,预计检测结果到下周一(2023年11月6日)出,届时可开第三方检测报告。
为加快检测进度,确保羊群尽快运往安徽,经与检疫站仁增站长协商,同意我们帮忙协助检测布病,当天下午,工作小组协助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对羊群进行了布病检测,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小反刍和口蹄疫协商未果,目前只能等检测站结果。
杨晓霞
2023-11-02 09:27:48
2023年10月18日,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成员、安徽农业大学张子军教授团队孙智鹏博士带队,陈亚乐、刘鲁盟、李赛、王茹、易唤明等6人组成工作小组,前往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服务工作,服务团于10月19日中午抵达青海省西宁市。当日下午,服务小组前往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参加项目推进会。会议期间,孙智鹏向董全民研究员详细汇报了本次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藏羊和牦牛的“飞地”育肥、群体疫病检疫、适应性试验、应激试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检测试验设计,董全民研究员对服务团队的工作内容表示肯定,表示全力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并现场安排张振祥博士对接藏羊在青海的对照试验。张春平副研究员、俞旸助理研究员等参与本次会议。
杨晓霞
2023-11-02 09:27:03
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技术培训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寒牧草新品种创制及草地生产生态功能提升与高效”(课题编号:2022YFD1302104)、青海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高寒适生牧草引种栽培及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支撑下,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董全民研究员团队博士研究生杨增增在巴卡台农牧场内开展了题为“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放牧管理方式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治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三个方面讲解,杨增增首先介绍了草地的多功能性,其次主要分析了当前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现状及成因,解决退化草地的方式方法,最后着重介绍了草畜平衡理论,呼吁当地牧民一定要根据天然草地产草量来进行合理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