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宁
2024-10-19 20:44:46
人民日报2024年5月15日,在第6版第一条,将发表报道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青海省同德县青大壹号苜蓿科技小院的工作情况!题目:牧草青青,科技助农。请大家查阅!
田海宁
2024-10-19 20:42:07
花之海种养殖公司参观培训
田海宁
2024-10-19 20:37:49
青海大学承担的2020年中央财政改革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紫花苜蓿品种更新复壮技术集成与示范”在青海大学校本部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实施项目内容中建植的10余亩青大系列紫花苜蓿原种更新复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已经于2023年7月通过了青海省林草局组织的专家组,开展的现场查正和验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是2024年5月10日18时现场实时拍摄的照片。
田海宁
2024-10-19 20:33:37
为进一步落实“一联双帮”制度,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聚焦乡村“五大振兴”目标,统筹学校优势资源和力量,问需于地方、问需于群众,举全校之力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主动对接我省战略发展需要,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贡献力量、担当作为。2024年8月7日,青海大学党委书记李丽荣教授、国际著名的网络系统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史元春同志、青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任延明教授、青海大学机关党委副书记任增多杰、青海大学党政办副主任盛丽、青海大学科研院副处长李啓恩、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党委书记冉永春、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何涛、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武传鹏等同志一行,深入贵德和贵南县基层,开展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等调研工作。重点考察了青海大学在两县所属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三农的现状。
李丽荣书记和史元春校长一行,视察和指导了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芒曲镇青海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里开展种植的青大1号紫花苜蓿和青育1号红豆草推广示范工作,并为青海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了“青海大学教学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任延明校长和现代草业董事长李桂斌为基地进行了揭牌;李丽荣校长强调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助力定点帮扶工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向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科技特派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双方相互配合不断促进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双赢;杨国柱教授代表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感谢校领导对现代草业和紫花苜蓿新品种繁育工作的巨大支持和鼓励,也表示后续团队将更加努力开展好豆科牧草在三江源区的推广示范和良种选育工作。
田海宁
2024-10-19 20:31:57
为加强青海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退化草地的恢复能力,青海大学承担了2023年中央财政改革资金支持的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下达的),旨在选育适应高寒环境的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品种(系),并集成示范青大多年生豆科牧草系列新品系,恢三江源退化草地黑土滩植被复技术。
项目“青海三江源区生态型紫花苜蓿新品系选育与示范”(青2023TG03)和“多年生豆科牧草恢复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的技术集成与示范”((青2023TG06)在三江源核心区海南州的贵南和同德县,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多年生豆科牧草在三江源区,播种翌春不能安全越冬的世界性瓶颈之难题!2022年以来项目在海拔3100米—3400米的青海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和同德县花之海基地实施后,已成功建植了300余亩(120+189)的“青大1号”紫花苜蓿和“青育1号”红豆草。这两种被誉为“牧草之王”和“牧草皇后”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在每年的三江源区五月上旬成功越冬,越冬返青率已在85%—98%之间,长势强劲。当前项目进展。今年计划再贵南和同德基地分别再播种150亩和180亩,所需的三江源区退化的黑土滩坐落在青海省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塔秀乡和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的退化黑土滩土地,已经全部落实到位。经过三年来的研究表明,青大1号紫花苜蓿和青育1号红豆草,两种牧草成功连续成功越冬,表现出良好的耐寒性和适应性。经过前年去冬布置的样段调查,当前越冬返青率已达85%以上,长势强劲,显示出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成功选育和示范了适应高寒环境的优质牧草品种,为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为类似生态脆弱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草地恢复模式和技术路径;为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推动产业四地和促进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贡献了我们青海人的微薄之力!也有望提高草地生产力,促进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做出我们青大人的应有奉献。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团队,虽然在实施中央财政改革资金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中,取得的一定的成果,但是青大人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量和智慧的责任,仍然在路上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