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2024-07-01 11:26:18
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设施农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2023年6月,中央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 (2023—2030年)》,文件更加明确未来几年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温室大棚种植作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的重要一环,实现温室大棚种植产业化发展尤为重要。
1、温室大棚建设的科学选址与规划
建设温室大棚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温室大棚建设基地。同时,要考虑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确保大棚环境适宜作物生长。合理规划温室大棚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
2、选择优质的种植品类
温室大棚种植什么作物很关键,在项目策划前期就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销路好品类的好的作物,以及选择该作物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同时,注意品种的更新换代,保持种植技术的先进性。
3、精准施肥与管理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温室大棚主要采用智能化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为作物进行灌溉施肥,实现作物的精准化灌溉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确保作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加强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调控,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
4、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把号温室大棚入口关,防止病菌的侵入,通过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对大棚的气候环境定时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加强温室内的气候环境管理,并利用气候管理系统改善温室内的通风和温湿度环境,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5、市场销售与品牌建设
及时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合适的销售策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拓宽市场渠道,增加销售渠道的多样性。
6、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政策扶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时,关注行业技术创新动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大棚种植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温室大棚种植实现产业化发展在于:
科学选址与规划、优质品类选择、精准施肥与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销售与品牌建设以及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施策。
只有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大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伟
2024-06-14 09:53:3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建设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义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是一种集成了现代科技手段的农业生产设施。它将玻璃温室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相结合,通过采集环境数据、自动调节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这种农业生产设施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稳定、可控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优势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相较于传统温室具有以下优势:⑴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⑵能够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⑶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⑷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三、关键技术
探讨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关键技术。⑴环境感知技术,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环境数据,为智能控制提供依据。⑵智能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自动调节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⑶远程监控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
四、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将向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将实现全面的环境感知、精准控制和智能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稳定、可控的生长环境,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建设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业生产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将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李伟
2024-06-06 09:55:17
秋菠菜。8-9月播种,播后30-40天可分批采收。品种宜选用较耐热、生长快的早熟品种,如犁头菠、华菠1号、春秋大叶、完美2号等。
越冬菠菜。10中旬-11月上旬播种,春节前后分批采收,宜选用冬性强、抽薹迟、耐寒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圆叶菠、迟圆叶菠、华菠1号、辽宁圆叶菠等。
春菠菜。开春后气温回升到5℃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3月中下旬为播种适期,播后30-50天采收,品种宜选择抽薹迟、叶片肥大的迟圆叶菠、春秋大叶、完美2号等。
夏菠菜。5-7月分期播种,6月下旬-9月中旬陆续采收,宜选用耐热性强,生长迅速,不易抽薹的华波1号、春秋大叶、帝沃2号等。
李伟
2024-06-06 09:53:25
葡萄营养元素失调症状
缺氮症状:发芽早,叶片小而薄,呈黄绿色,影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形成,枝叶量少,新梢生长势弱,停止生长早,成熟度差,叶柄细,花序小,不整齐,落花落果严重,果穗果粒小,品质差。
缺磷症状:某些症状和缺钾一样,另外叶色初为暗绿色,逐渐失去光泽,最后变为暗紫色,叶尖和叶边发生干枯,叶片变厚变脆;果实发育不良,含糖量低,着色差,果穗变小,落花落果严重,果粒大小不匀。但是如果磷过多,则会影响氮和铁吸收,而使叶片黄化和白化。
缺钾症状:新梢生长表现纤细,节间长,叶片薄,叶色浅,然后基部叶片叶脉间叶肉变黄,叶缘出现黄色干枯坏死斑,并逐渐向叶脉间蔓延,有时整个叶缘出现干边,并向上翻卷,叶面凹凸不平,叶脉间叶肉由黄变干枯,直接受光的老叶变成紫褐色,也是先从叶脉间开始,逐渐发展到整个叶面,严重缺钾植株果穗少且小,果粒小,着色不均匀,大小不整齐。
钾在葡萄体内处于游离子状态,影响60多种酶的活性,对植物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转、转化都起着重要作用。钾主要存在于幼嫩器官如芽、叶片中,含量可达30-60%。葡萄是喜钾植物,因叶内碳水化合物钾的需要总量接近氮的需要量,植株缺钾时,因叶内碳水化合物合成少,过量硝态氮积累而引起的叶烧,使叶肉出现坏死斑和干边。
缺钙症状:叶片呈淡绿色,幼叶叶脉间和边缘失绿,叶脉间有褐色斑点,叶缘焦枯,新梢顶端枯死,在叶片出现症状的同时,根部也出现枯死。过多的氮、钾元素会阻碍对钙元素的吸收;空气湿度小,蒸发快,补水不足时也容易缺钙,土壤干旱或者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时,都会阻碍对钙吸收。
缺锌症状:在初夏新梢旺盛生长时表现叶斑驳,新梢和副梢生长量小,叶片小,节间短,梢端弯曲,叶片基部裂片发育不良,叶柄洼浅,叶缘无锯齿或少锯齿,在果穗上表现为坐果率低和果粒生长大小不一,正常生长的果粒很少,大部分为发育不正常的含种子很少或不含种子的小粒果,以及保持坚硬、绿色、不发育、不成熟的豆粒果。
缺铁症状:主要表现在刚抽出的嫩梢叶片上,新梢顶端叶片呈鲜黄色,叶脉两侧呈绿色脉带,严重时叶面变成淡黄色或黄白色,后期叶缘、叶尖发生不规则的坏死斑,新长量小,花穗变黄色,坐果率低,果粒小,有时花蕾全部落光。
缺硼症状:春天刚抽出的新梢表现生长缓慢,致使新梢节间短,两节有一定的角度,有时节间状肿胀,然后坏死,新梢上部幼叶出现油渍状斑点,梢尖枯死,其附近的卷须形成黑色,有时花序干枯,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表现为基部老叶发黄,并向叶背翻卷,叶肉表现退绿或坏死,这种新梢往往不能挂果或果穗很少,在果穗表现坐果率低,穗小,果粒大小不整齐,豆粒现象严重,果粒呈扁圆形,无种子或发育不良,根系短而粗,有时膨大呈瘤状,并有纵向开裂症状。
缺镁症状:多在果实膨大期出现症状,以后逐渐加重。首先在植株基部老叶叶脉间褪绿,叶脉间发展成带状黄化斑点,从叶片内部向叶缘发展,逐渐黄化,最后叶肉组织变褐坏死,剩下叶脉保持绿色,坏死的褐色叶肉与绿色的叶脉界限分明,病叶一般不脱落,果实一般成熟推迟,着色差,糖分低,品质明显降低。
缺锰症状:初夏新梢基部叶片变浅绿,然后叶脉间组织出现较小的黄色斑点,斑点类似花叶病毒症状,黄斑逐步变多,并为最小的叶脉所限制。褪绿部分与绿色部分界限不明显,严重缺锰时,新梢、叶片生长缓慢,果实成熟晚,红色品种的果穗中夹生部分绿色果粒。(未完待续)
李伟
2024-06-06 09:27:10
适合内蒙古乌兰察布,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其中以青海省为典型代表。
气候特点:冬季最冷月(1月份)平均温度-4℃--- -12℃,白天阳光好,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夜间低温,昼夜间温差极大。春季风变大。常年少雨,夏季也低温。
地质特点:土层深厚,地下水位深。
适宜棚型:适宜采用大斜后屋面、土墙到顶的前后开挖、半地下抛物线型棚体或1/4椭圆型棚体,棚内宽度8米--12米,棚高宽比1:1.8---1:2.2。后屋面加长,斜度加长,以减小后棚面散热量,保温后墙、后屋面和覆盖物加厚,采用网状压膜绳防风。
种植模式:没有高温期,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时种植蔬菜。
突出特点:后墙到顶并加厚,保温蓄能;太阳入射角较低,棚面弧度加大;冬春低温雪多雨少,适合覆盖保温被;高原风大,网状压膜绳防风;后屋面加大,减少棚面散热量;地下水位深,畦内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