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领
2024-10-26 11:16:25
1清理园地。于早春和晚秋修剪枝条,清理园地周围的枯草落叶及埂边萌蘖苗,振落残留落果,并将清理下的残病虫枝、枯草落叶、萌蘖苗、落果于园外集中烧毁。
2清理残枝虫果。及时在4月中旬至5月底进行夏季修剪,清除徒长枝及园内萌蘖苗。同时,对部分枝条摘心,抑制蚜虫在嫩梢上进行大量繁殖;夏果结束后剪除冠下、树膛内的病虫残枝,摘除病果,清理枸杞园田边、渠、路旁杂草及萌蘖苗,破坏枸杞害虫繁殖寄生场所。
3改良土壤结构。结合中耕除草,采取夏季翻晒园地、挖坑施肥、灌水封闭等农业措施,杀灭土壤中的虫卵,降低虫口密度。
4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如鸡粪、羊粪,适当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浇水,控制徒长枝,降低枸杞园的湿度,增强树体的抗病虫能力。
李建领
2024-10-26 11:12:32
学习了maxent等相关软件,通过收集道地枸杞基地的数据点,对道地枸杞当前及未来适生区进行预测。
李建领
2024-10-26 11:11:22
脱叶剂喷施时间对脱叶效果有明显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施药时间,是枸杞增产提质的关键。大田生产中,根据当地的积温情况合理喷施脱叶剂,有研究表明,在枸杞成熟度率达到60%、70%时,喷施脱叶剂对枸杞的脱叶效果和产量、品质相对较好,对枸杞 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枸杞的大田生产过程中,过早的喷施脱叶剂影响枸杞的青果成熟度,对枸杞的产量和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过晚的喷施脱叶剂,影响枸杞的人工采收,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诺木洪气候较以往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九月份以后,温度有明显的降低,然而,大多数的脱叶剂对温度有明确的要求,对温度变化敏感,影响脱叶效果,导致挂枝率高,含杂率提高,严重影响正常收获,不利人工敲果采收。因此,当枸杞二茬自然成熟度达到80%时,喷施脱叶剂要避免因过早和过晚产生的不良因素。本实验旨在筛选脱叶剂最佳喷施时间和使用剂量,以及最适宜的脱叶剂品种,为青海省枸杞人工采收提供技术支撑。
李建领
2024-10-26 11:10:51
冷凉、干燥、少雨的气候,结合集转色催熟、护色、破蜡、落叶于一体的升级配方,实现枸杞挂树脱叶敲果,解决采摘成本高、采摘人员不足等痛点问题,同时新配方规避了单打碱水造成的死树、萌发推迟等问题。
同每 一次新型枸杞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广泛应用一样,人工采收枸杞技术在其应用中都会随时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枸杞品种栽培质量差、栽培工艺模式与之不配套、面积小、晚熟、脱叶的效率不高、采收后的棉花品质差、含杂率高,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 定的加工难度,综合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低等。青海己经在生产使用技 服务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技术探索和科研创新,并将其广泛运用于青海枸杞产业,相信这些困难一定有机会及时得到解决,为推动青海地区枸杞精准生产技术发展,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撑与保障。据初步统计,用棍棒敲果比起人手采棉的费用每公顷节省了 580-850 元,因此无论从有效节约农业成本,还是合理地节省农业劳动力方面,枸杞的机械化种植、采收、加工技术必须转型升级,这是推动枸杞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李建领
2024-10-26 11:10:21
都兰县基于枸杞生态效应、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前景,按照省委省政府“东部沙棘、西部枸杞” 发展战略,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 龙头带动、社会联动等有效措施,枸杞种植规模 迅速扩大,枸杞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和推进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 能的重要产业。按照政策引导、区域布局、规模 种植、优化管理的原则,优先扶持发展了以诺木 洪为核心的优势产区,以巴隆为中心联结香日德 的优势产区和以夏日哈为中心联结察汗乌苏的优 势产区,实施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3 个优 势产区枸杞种植面积达 1.45×104 hm2 ,其中有机 枸杞种植面积为 0.34×104 hm2 ;2022 年枸杞干 果产量为 5.17×104 t,产值约 11.54 亿元。都兰县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和科技服务资源配 置,着力加强与省内外科技合作力度,建立“专 家 + 农技人员 + 基地”服务体系,保障科研与生 产紧密衔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青海都兰 有机枸杞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搭建集科研、生产、 营销、服务、推广于一体的支撑平台,紧盯制约 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开展攻关, 促进有机枸杞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