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谢德庆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4-01-01
籍贯:青海平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贵德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藜麦和青稞新品种示范,藜麦和青稞优异资源的引进、筛选及新品种选育。
专业领域:
农学
服务县(市、区):
都兰县
专业职称:
研究员(四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0971-5311166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42)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谢德庆 2024-10-19 21:54:51
    9 月 26 日,贵德县 002 号工作站特派员谢德庆研究员带队在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冬小麦原种繁殖田,现场对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和部分农户开展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及冬前管理等内容的培训。 冬小麦从播种到越冬,需 50-60 天的有利生长时间,才能长出 2-3 个分蘖,进而形成壮苗,达到安全越冬。秋分至立冬 46 天,秋分至小雪 61 天。寒露至立冬 31 天,寒露至小雪 46 天。从播种到种子萌发约需要 50℃的积温,然后胚芽鞘每长出 1 cm 约需 10℃的积温,以幼苗出土 2 cm 做为出苗的标志,播种深度 4-5 cm 时,则需 110℃-120℃的积温才能出苗。冬小麦出苗到越冬前,平均每长一片叶约需积温 75℃。依据从播种到出现 3、 5、 8 个分蘖(包括主茎)时,所需积温分别为 485℃、 560℃、 635℃,积温少于 400℃冬前很难达到壮苗标准,大于 750℃往往形成旺苗。根据以上节气的间隔时间、期间的积温、叶片和分蘖的同伸理论关系推算,在黄河流域地区最适播期是秋分节气的前后 5 天;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麦苗生长快,冬前容易徒长形成旺苗,年后返青晚,生长弱,产量低;播种过晚,温度低,麦苗生长慢,分蘖少,次生根也少或不发生,形成冬前弱苗,更主要的是春季发育晚,推迟和缩短了分蘖和穗分化时期,因而穗数少、穗子小,从而影响产量。 通过此次培训, 技术人员和农户认识到了冬小麦适宜播期和冬前管理的重要性, 有助于推进我省冬小麦高效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谢德庆 2024-10-19 21:32:37
    9 月 11 日, 我站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开展麦后复种绿肥种养循环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陈志国研究员讲解了“西北地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谢德庆研究员和韩梅副研究员分别讲解了“青海省小麦主栽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和“青海省麦后复种绿肥技术”, 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任金科讲解了“贵德县小麦生产现状”。 随后, 专家现场调研了绿肥长势,发现由于降雨较多,复种箭筈豌豆有根腐病发生, 建议合作社适时做好田间排水、追肥壮苗。 通过此次培训, 50 名农牧民增进了对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认识,有助于推进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及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

谢德庆 2024-10-19 19:01:19
    6 月 7 日, 贵德县 002 号特派员工作站邀请青海省科协科学技术普及与网络服务中心李国庆老师、大通县长宁镇韩家山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返乡大学生、冬小麦试种农户及致富带头人一行 7 人,赴贵德县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参观了冬小麦育种试验基地和引进冬小麦新品种展示田。科技特派员谢德庆研究员就韩家山村今年试种冬小麦的情况,结合目前冬小麦生长情况和引进冬小麦新品种展示田的长势,在田间地头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交流。 目前大通县长宁镇韩家山村试种的冬小麦长势良好,生育阶段正处于抽穗期,但田间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重,为保证今年能有最好的收成,必须加强后期的水肥供应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大家纷纷表示今年秋季继续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把好播种关,避免田间缺苗断垄现象发生。 参观结束时,驻村第一书记陈来银同志就韩家山村农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表示会积极协调农业方面的资源, 帮助韩家山村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之路。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同时开展蔬菜栽培技术培训,为秋后复种一茬蔬菜打好基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出率,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做好铺垫;村两委班子对推广种植冬小麦的经济效益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秋后复种栽培蔬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如何提高土地的附加值成为了韩家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谢德庆 2024-10-19 18:57:58
    根据今年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计划, 5 月 29 日-30 日,我站邀请了小麦专家陈志国研究员,赴贵德县金穗源种植合作社实地查看引进的冬小麦种质资源和育成新品系的田间表现,并同合作社的技术人员一同进行了交流。 我站特派员谢德庆研究员针对目前我省种植的冬小麦品种由于种植年限较长,种性退化,具体表现为混杂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情况,引进 1200 余份抗寒性较强、越冬率高、高产、优质、高抗条锈病等特点的冬小麦种质资源。 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数十个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冬小麦新品系,今年在贵德县金穗源种植合作社试验基地进行了试验种植和展示示范。 目前冬小麦正值灌浆期,为保证今年筛选出优异的种质资源和高产、 优质、 抗病、抗逆性强的高代稳定品系,必须加强后期的水肥供应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以确保育成的新品系平均亩产达到 450 公斤以上,为下一步参加全省冬小麦联合区域试验奠定基础。

谢德庆 2024-10-19 18:50:13
    5 月 9 日, 贵德县科技特派员 002 号工作站派员赴贵德县金穗源种植合作社开展麦类作物除草和病虫害防控指导,合作社技术人员一同进行了交流。 春小麦和青稞于 3 月下旬播种,目前正值分蘖期, 田间杂草主要有 2 大类,一类是禾本科杂草,以野燕麦为主,一 类是阔叶杂草,包括灰绿藜、野芥菜、 密花香薷、猪殃殃、刺儿菜等。 草害防除应采取化学和机械除草相结合的办法。使用除草剂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杂草。 可选择草甘膦等广谱除草剂进行喷洒。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农药要遵循使用规范,防止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后期小麦要重点防控条锈病、麦茎蜂、蚜虫、 赤霉病、白粉病、根腐病、麦蜘蛛等常发病虫。 青稞要重点防控条纹病、云纹病、黑穗病、蚜虫等病虫害。 整体防控方案包括抗病虫害品种选择、 药剂拌种、 水肥管理、 化学和生物防治等,要对症下药, 规范用药,减少环境负面影响。 通过此次交流指导, 合作社技术人员增强了小麦和青稞田杂草和病虫害防控管理技术水平,为贵德县和海南州麦类制种高产稳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