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李正鹏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8-01-01
籍贯:山东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贵德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1)提供绿肥繁种及其在农田和果园的种养循环模式技术指导,(2)引进绿肥产业相关项目,(3)开展绿肥调控养分流失技术、麦秆-绿肥联合还田技术、果园间作绿肥-肥饲兼用技术研究与示范,(4)开展技术培训。
专业领域: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服务县(市、区):
贵德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七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18195783602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04)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李正鹏 2024-10-19 21:59:35
    10 月 10 日, 由贵德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 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米国芸主任负责实施的“2024 年贵德县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进行冬小麦新品种示范展示田和新型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田播种。 该项目将在贵德县大力推进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 4 万亩。通过三大技术途径( 一是项目区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全覆盖、全程机械化作业 70%以上; 二是重点示范区推行 1-2 项关键技术,集成 1-2 套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标准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三是良种覆盖率、 配方施肥技术面积、 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综合防治面积、 机械化播种率等均达到 100%)实现冬小麦增产5%、 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 25%和 20%的目标。 后期,贵德 2 号站将加强新品种和新型肥料试验示范田的调研和观测,配合开展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术攻关、测产验收等技术服务, 推进贵德县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

李正鹏 2024-10-19 21:54:51
    9 月 26 日,贵德县 002 号工作站特派员谢德庆研究员带队在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冬小麦原种繁殖田,现场对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和部分农户开展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及冬前管理等内容的培训。 冬小麦从播种到越冬,需 50-60 天的有利生长时间,才能长出 2-3 个分蘖,进而形成壮苗,达到安全越冬。秋分至立冬 46 天,秋分至小雪 61 天。寒露至立冬 31 天,寒露至小雪 46 天。从播种到种子萌发约需要 50℃的积温,然后胚芽鞘每长出 1 cm 约需 10℃的积温,以幼苗出土 2 cm 做为出苗的标志,播种深度 4-5 cm 时,则需 110℃-120℃的积温才能出苗。冬小麦出苗到越冬前,平均每长一片叶约需积温 75℃。依据从播种到出现 3、 5、 8 个分蘖(包括主茎)时,所需积温分别为 485℃、 560℃、 635℃,积温少于 400℃冬前很难达到壮苗标准,大于 750℃往往形成旺苗。根据以上节气的间隔时间、期间的积温、叶片和分蘖的同伸理论关系推算,在黄河流域地区最适播期是秋分节气的前后 5 天;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麦苗生长快,冬前容易徒长形成旺苗,年后返青晚,生长弱,产量低;播种过晚,温度低,麦苗生长慢,分蘖少,次生根也少或不发生,形成冬前弱苗,更主要的是春季发育晚,推迟和缩短了分蘖和穗分化时期,因而穗数少、穗子小,从而影响产量。 通过此次培训, 技术人员和农户认识到了冬小麦适宜播期和冬前管理的重要性, 有助于推进我省冬小麦高效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李正鹏 2024-10-19 21:51:20
     9 月 13 日至 9 月23 日, 贵德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贵德县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崔成刚主任带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进行抽样检测,期间共抽样 50 批次,其中,蔬菜 40 批次、水果 10 批次,全部合格。 本次抽检的同时,我们对种植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并积极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有助于推动生产主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合格证和自我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生产者真正承担起来,促进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下一步,工作站成员将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农药残留检测及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推广使用,从源头抓好监管工作,提供绿色菜篮子,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李正鹏 2024-10-19 21:32:37
    9 月 11 日, 我站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开展麦后复种绿肥种养循环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陈志国研究员讲解了“西北地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谢德庆研究员和韩梅副研究员分别讲解了“青海省小麦主栽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和“青海省麦后复种绿肥技术”, 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任金科讲解了“贵德县小麦生产现状”。 随后, 专家现场调研了绿肥长势,发现由于降雨较多,复种箭筈豌豆有根腐病发生, 建议合作社适时做好田间排水、追肥壮苗。 通过此次培训, 50 名农牧民增进了对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认识,有助于推进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及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

李正鹏 2024-10-19 21:28:45
    为了保障绿肥种子供应, 合作社在德令哈巴音河农场建立 1800亩箭筈豌豆种子基地。 8 月 25 日, 我站派员到巴音河农场调研绿肥制种情况, 目前箭筈豌豆总体长势良好, 已结荚到第 10 层, 籽粒饱满能成熟的约 6 层。 建议结合箭筈豌豆自身特性进行田间管理, 箭筈豌豆为无限花序,开花、结荚及种子成熟不整齐, 茎秆柔软易倒伏, 且有一定裂荚习性,因此选用早发、早熟的箭筈豌豆品种十分重要; 当种荚有 80%~ 85%种荚已变黄或褐黄色时,虽顶部有青荚或残花,都应及时收割,以免裂荚损失。箭筈豌豆种皮较薄,后熟期遇阴雨、湿热会发芽,霉烂变质。收后立即摊晒、脱粒,扬净入库。 后期我站将在绿肥种子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为青海省农牧结合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