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王丽慧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0-08-01
籍贯:青海西宁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莴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新品种选育
专业领域:
园艺
服务县(市、区):
互助土族自治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七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5311481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07)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王丽慧 2024-10-30 11:27:22
    为了确保香瓜茄的产量,在果实成熟期调查香瓜茄病毒病发生情况,根据叶片是否出现花叶、褪绿等症状来判断病毒病的发生

王丽慧 2024-10-29 20:33:16
     我国草莓产业的现状分析 1.1 草莓产业区域布局分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 立 了 东 北、黄 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五个草莓主产区。辽宁省是东北的主产区,以丹东草莓最为有名,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在东北地区,草莓多在室外种植,夏季在半温室中种植,冬季在日光温室中种植,品种主要有日本红颜、章姬、香野等。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草莓产区之一,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草莓 产量最多,大概占全国总产量的35%,该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冬季草莓多在日光温室种植,品种为日本进口居多,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红颜、章姬,美国甜查理种植面积也很大。长江中下游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上海等地,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草莓一般在温室中种植,采用半促成栽培技术。长江中下游产区草莓年产量约占全国36%,江苏省是仅次于山东的第二大草莓主产省。湖南、湖北是我国草莓生产增长最快的省份,年平均 增 长 率 大 约 20% 左 右。从 省 份 分 布 来看,我国草莓生产主要在安徽、山东、江苏等省份,其中安徽企业数量达到4490家左右,为最多;其次是山东省,草莓种植相企业数量达到4070家左右。 1.2 草莓需求情况分析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草莓的大众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草莓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种植草莓,草莓企业也越来越多。1) 草莓消费群体日益广泛,不仅有年轻人和中年人,还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草莓消费大军。此外,草莓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受欢迎程度也逐年上升。2)消费方式多样,主要包括新鲜草莓、草莓果干、草莓饮料、草莓蛋糕等。其中,鲜食草莓占据主导地位,草莓干果、草莓饮品等产品也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3)消费渠道多元化,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和物流体系的完善,草莓消费渠道逐渐多元化。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购买草莓,也可以通过线下农贸市场、超市等渠道购买草莓。此外,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还推出了草莓礼盒等产品,满足消费者节日送礼等需求。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草莓庄园、采摘园发展快速,草莓消费已成为国内水果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消费角度来说,在田间采摘草莓可以舒缓工作压力,体验农家乐趣,品尝新鲜草莓;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草莓采摘园不仅可以增加商品价值,还可以增加人流,从而拉动其他农产品消费,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无论从全球还是国内来看,对草莓的需求日益旺盛。据统计,2020 年我国草莓 表 观 需 求 量 为344.3万t,较 2019 年 增 加5.2%。 1.3 草莓进出口情况分析 虽然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需求量也有增加,但出口量却在减少。2022年中国草莓出口数量为4679t,出口金额为8846.2万美元。从出口地区来看 草莓主要出口到越南 俄罗斯 中国澳门等地区,草莓加工产品特别是冷冻草莓的主要出口国(地区)。我国进口的草莓产品主要是冷冻草莓和草莓制品,其中大部分用于我国草莓食品行业,进口规模相对较小,占我国草莓产量的1%左右,基本不影响我国的草莓鲜销市场。 1.4 草莓制品加工情况分析草莓在我国广泛种植,产量不断增加,但草莓采收时间短,市场集中,不利于储运,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目前,草莓加工企业类型较少,工艺简单落后,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单一、短、不稳定,主要品类有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草莓蜜饯、草莓蜜饯、草莓干等,其中草莓酱产量最大、销量最好。

王丽慧 2024-10-29 20:26:22
    1 栽培设施准备 栽培设施 温室、单栋大棚或连栋大棚等。品种和种苗选择 可选择宁丰、 宁玉等具有抗病性、优质的草莓品种。 种苗健康,新叶不低于 5 片,肥厚,茎粗超过 1 cm,单株质量不低于 20 g,根系发达。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辅料可选茶渣等,基质辅料、草炭和珍珠岩配比为 5∶4∶1,p H 值 5.8~6.8。栽培架搭建 选择角钢货架等,根 据 实际状况调整栽培架结构, 将栽培床或培养钵等放置栽培架上。滴灌设施 采用软管铺设滴灌系统,1 株草莓可设置 1 个滴头; 槽式栽培则根据需求铺设膜下滴灌系统。 2 栽培管理 定植 铺设槽式栽培床后在栽培袋内放入基质, 再将栽培袋放入槽内,9 月上旬傍晚、阴雨天定植苗木,将苗木放入种植穴,回填基质压实, 间距 60 cm 或 150 cm, 种植密度 12 万~15万株/hm2。营养液施用 根据草莓生长需求配置营养液,101 mg/L 氮,38 mg/L 磷,100 mg/L 钾,p H 值5.8~6.8,草 莓 不同 生 长 阶 段 养 分 需 求 不同 ,可 进行调整。 春夏时节气温升高,光照增加,每周需灌水 1~2 次,调节营养液 p H 值。 开花前滴灌清水后,可施用营养液 50~80 m L/株;草莓开花结果期为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可适当增施营养液。授粉 为提高草莓授粉率, 花期棚室可适当通风,也可养蜂辅助授粉。摘叶、 疏花、 疏果 草莓生长过程现老叶、黄叶等及时摘除,同时疏花、疏果,可减少畸形果,为花果提供充足养分。棚室温湿度和光照管理 适宜的温度可促进草莓糖分提高,棚室温度一般保持 15~25 ℃,白天应低于 30 ℃, 超过 35 ℃会影响草莓花芽形成,定期通风、降温等;冬季夜间需控制温度在 5~8 ℃。适宜的湿度是草莓生长的必备条件,通常需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40%, 相对湿度过高会影响草莓花粉萌发。 基质相对湿度需要保持在 50%左右,过高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影响果实生长发育。 日均光照保持在 8 000~80 000 lx/小时。 1-2 月适当补光, 可提高果实甜度;5-8月,光照过强会造成草莓灼伤,适当采取遮阳降温处理。 3 病虫害防控 草莓生长过程会发生多种病虫害, 常见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灰霉病、炭疽病、叶斑 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草莓叶螨等。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提高草莓抗逆性。 农业措施 定植前消毒基质、 棚室等种植设施,清除种植区域杂质;选择脱毒种苗;定期清除病叶、老叶等,定期进行棚室清洁。物理和生物措施 覆盖银灰色防虫网阻隔害虫,室内悬挂蓝板等趋避害虫,悬挂杀虫灯诱杀害虫。药剂防治 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可喷施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600~750 倍液;白粉病可喷施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375~450 倍 液 ,75%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 剂 600~75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600~750 倍液,10% 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225~300 倍液,50%亚胺菌干悬浮剂 225~300 倍液,或 50%速克灵水分散粒剂 600~750 倍液;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可喷施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450 倍液,或 25%噻虫嗪水分散剂 30~45 倍液;红蜘蛛可喷施 15%哒螨灵乳油 150~225 倍液防治。

王丽慧 2024-10-29 20:24:36
    试验结果表明,喷雾试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防治草莓灰霉病效果最佳,用药3次后,每667 m2用量30 g、45 g、60 g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生产中可作为首选药剂,400 g/L嘧霉胺悬浮剂处理效果次之,用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可以作为辅助药剂;15%腐霉利烟剂的防效优于30%百菌清烟剂,用药3次后,其防效较30%百菌清烟剂提高33.65%,生产中可作为首选烟剂。生产上建议采用喷雾防治与熏蒸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防治草莓灰霉病,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王丽慧 2024-10-29 20:17:31
    9月23日,园艺所党支部联合青海省农学会党支部在尖扎共同开展了“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一课一实践”形式为载体,通过研学研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业务党建工作相融合,形成了党建引领农业科技服务更好发展的协同效应。 全体党员首先来到园艺所科研示范基地青海恒泽农业有限公司,省农学会理事长钟启文同志为大家作了题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学》的专题党课,他从历届“三中全会”回顾、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目标、改革导向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会党员就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进行了交流研讨。 党课结束后,全体党员在恒泽基地参观了草莓和葡萄种植,详细了解本地区发展草莓和葡萄的优势及技术短板,并现场品鉴多种风味不同的葡萄。随后,大家来到了尖扎县坎布拉镇古日羊麻村的草莓人参果种植基地,现场观摩了露地种植的人参果和草莓,支部组织委员杨世鹏同志详细讲解了人参果和草莓的品种差异、露地栽培技术、市场需求以及产业的未来发展等情况,大家还在人参果地里体验了现场采摘。 此次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切实提高了农业工作者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感性认识,党员们纷纷表示,这种联学联建活动形式活动不仅增加科研人员之间的了解,还能拓宽各自的专业视野,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为共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