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王丽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5-08-01
籍贯:内蒙古商都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贵德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麦后-绿肥复种,改良土壤,培植肥力
专业领域:
植物学
服务县(市、区):
贵德县
专业职称:
林业工程师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0971-5331147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88)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王丽 2024-10-17 10:28:16
    我站特派员王丽助理研究员参与的《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平台培训建设项目》(2024 年度)已获批, 2024 年 4月-5 月,特派员王丽等一行 4 人赴贵南黄沙头试验示范区进行项目样地调查、确定试验区等工作。 5月9日,再赴贵南试验区示范区进行种植菊芋+乌柳近自然恢复种植技术指导工作,为试验区提供1吨的菊芋块茎,并查看了种植的乌柳枝条。经过种植后养护观察,菊芋+乌柳模式初步调查生长良好。

王丽 2024-10-16 10:17:50
    每年秋分至寒露是我省黄河流域冬小麦播种时节。 9 月 26 日, 贵德县 002 号工作站特派员谢德庆研究员等在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 社冬小麦原种繁殖田,现场对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和部分农户开展冬小 麦适宜播种期及冬前管理等内容的培训。 冬小麦从播种到越冬,需 50-60 天的有利生长时间,才能长出 2- 3 个分蘖,进而形成壮苗,达到安全越冬。秋分至立冬 46 天,秋分至 小雪 61 天。寒露至立冬 31 天,寒露至小雪 46 天。从播种到种子萌 发约需要 50℃的积温,然后胚芽鞘每长出 1 cm 约需 10℃的积温,以 幼苗出土 2 cm 做为出苗的标志,播种深度 4-5 cm 时,则需 110℃- 120℃的积温才能出苗。冬小麦出苗到越冬前,平均每长一片叶约需积 温 75℃。依据从播种到出现 3、 5、 8 个分蘖(包括主茎)时,所需 积温分别为 485℃、 560℃、 635℃,积温少于 400℃冬前很难达到壮 苗标准,大于 750℃往往形成旺苗。根据以上节气的间隔时间、期间 的积温、叶片和分蘖的同伸理论关系推算,在黄河流域地区最适播期 是秋分节气的前后 5 天;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麦苗生长快,冬前 容易徒长形成旺苗,年后返青晚,生长弱,产量低;播种过晚,温度 低,麦苗生长慢,分蘖少,次生根也少或不发生,形成冬前弱苗,更 主要的是春季发育晚,推迟和缩短了分蘖和穗分化时期,因而穗数少、 穗子小,从而影响产量。

王丽 2024-10-16 10:16:39
    9 月 11 日, 我站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 林科学院、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开展麦后复种绿肥 种养循环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陈志国研究员讲解了“西北地区小麦全程机 械化生产技术”,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谢德庆研究员和韩梅副研究员分 别讲解了“青海省小麦主栽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和“青海省麦后复 种绿肥技术”, 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任金科讲解了“贵德县小 麦生产现状”。 随后, 专家现场调研了绿肥长势,发现由于降雨较多,复种箭筈 豌豆有根腐病发生, 建议合作社适时做好田间排水、追肥壮苗。 通过此次培训, 50 名农牧民增进了对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 认识,有助于推进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及青海省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

王丽 2024-10-16 10:14:29
    我站依托贵德县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的“麦后复种绿肥种 养循环模式” 不仅可减少化肥施用量, 提高了土壤肥力, 确保了作物 制种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提供冬季饲草。 该模式每年要复种箭筈豌 豆 2000 亩以上,按市场价 5.5 元/斤计算,每年的绿肥种子费成本就 高达 33 万元。 为了保障绿肥种子供应, 合作社在德令哈巴音河农场建立 1800 亩箭筈豌豆种子基地。 8 月 25 日, 我站派员到巴音河农场调研绿肥 制种情况, 目前箭筈豌豆总体长势良好, 已结荚到第 10 层, 籽粒饱 满能成熟的约 6 层。 建议结合箭筈豌豆自身特性进行田间管理, 箭筈豌豆为无限花序, 开花、结荚及种子成熟不整齐, 茎秆柔软易倒伏, 且有一定裂荚习性, 因此选用早发、早熟的箭筈豌豆品种十分重要; 当种荚有 80%~ 85% 种荚已变黄或褐黄色时,虽顶部有青荚或残花,都应及时收割,以免 裂荚损失。箭筈豌豆种皮较薄,后熟期遇阴雨、湿热会发芽,霉烂变 质。收后立即摊晒、脱粒,扬净入库。 后期我站将在绿肥种子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为青海 省农牧结合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供科技支撑。

王丽 2024-10-16 10:13:31
    8 月 10 日, 贵德县 2 号站邀请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 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大学、贵德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等单位专家对承担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贵德县麦后复种绿肥节肥增效 技术示范推广”示范基地进行了观摩指导和现场测产。 项目参加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 在各处理随机选取样方进行测产。 结果表明: 在绿肥过腹及根茬协同还田、 氮肥减施 30%条件下, “小 麦季缓释肥+生物炭” 处理产量 6296 kg/hm2, “缓释肥+硝化抑制剂” 产量 6258 kg/hm2, “缓释肥+膨润土” 产量 5576 kg/hm2, “单施缓释 肥” 产量 5399 kg/hm2, 对照“习惯施肥” 产量 6059 kg/hm2。 通过此次观摩和测产,专家一致表示:小麦节肥减排与养分流 失控制技术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有效提高了小麦产量,实 现了节本增效。该技术可操作性强,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