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平
2023-11-15 17:53:12
2023年11月4日,工作站成员在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实验室利用宾州筛检测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的颗粒度。
宾州筛也叫草料分析筛、TMR饲料分析筛、3层饲料分析筛、滨州颗粒分离筛,滨州筛筛孔大小分为上19mm,中8mm,下1.18mm,主要用于TMR饲草料的检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明的一种简便的,可在牛场用来估计日粮组分粒度大小的专用筛,用来检测TMR的质量,保证日粮制作的稳定性,对改进饲养管理,提高奶牛健康状况,促进高产十分重要,另外,这种专用筛可用来检查搅拌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搅拌时间、上料次序等操作是否科学等问题,从而制定正确的全混合日粮调制程序。宾州筛通常由四层组成,从日粮中随机取样500 g,放在上部的筛子上,然后水平摇动,不要垂直抖动,来回摇动5次(推动距离在17 cm左右,每推动一次在1~2 s),然后转动90°,依次重复摇动7次,这样,日粮被筛分成4部分,分别称重,计算每层占总重量的比例。
利用宾州筛对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颗粒度进行检测,可为青藏高原上牦牛的饲喂提供专用标准,助力高原畜牧业发展。
周青平
2023-10-18 16:05:49
10月8日-10月11日,贵南县004号科技特派员等一行人6人前往贵南县塔秀村,为当地种植户进行饲草收获方面的培训,同时,就饲草收获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现阶段该地区燕麦饲草收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因近期雨季导致的收获遇到晾晒困难问题,建议分早晚熟品种进行种植,按照种植用途错峰收割。
青海省贵南县森多镇塔秀村(100°64′32″E,35°57′31″N),海拔3203m,年平均气温3.2℃,年均降水量403mm,10月初进入雨季,常伴有降雪。干旱寒冷的环境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选取耐寒抗旱早熟品种是关键。通过小区和大区试验的生育期观测、田间测产、机械收获,我们推荐小面积燕麦种植首选早熟品种青海444,其株高和饲草产量都具有优势,并且在雨季来临前能进入到饲草收获的最佳期—乳熟期。无论是花期收获制备青干草,还是乳熟期收获作为青贮饲料,都具有较好适口性和高营养品种等优点。
周青平
2023-10-18 16:04:08
10月5-12日,贵南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一行6人前往贵南县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现场培训发酵TMR青贮的制作流程以及关键技术要点,以期为合作社的牧草加工提供新思路、新技术。
针对高寒地区饲草青贮加工技术粗放、产品单一,团队研发适宜高原地区牛羊不同生长阶段发酵全混合日粮(发酵TMR)关键技术,不仅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适口性,还营养全面均衡,大大提升草产品附加值。在2022年制作、推广的基础上,今年团队开发了【新鲜燕麦草+“饲草伴侣”精补料+“青贮伴侣”发酵促进剂】的发酵TMR青贮“预制菜”模式,该模式简化了发酵TMR青贮制作流程,只需要调节燕麦草和“饲草伴侣”精补料的比例,便可生产满足牛羊不同生长阶段的全价青贮饲料。本次培训不仅拓宽了当地牧民对燕麦青贮饲料的认知,还通过现场演示更直观的使牧民学习了TMR青贮制作技术,并参与了关键技术的实地操作。
后续,工作站将按照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持续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在该地区推广、示范发酵TMR产品及关键技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科技引领和服务贵南县畜牧业发展,推动当地畜牧业转型升级,有效破解季节性饲草供应不足的短板,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周青平
2023-09-27 11:58:39
9月11-13日,贵南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一行5人前往贵南县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对燕麦青贮及干草进行取样,并将去年放置在青贮裹包中的温度计取出,以期评价燕麦青贮及干草品质,为合作社的牧草加工提供技术指导。
高寒地区低温、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易导致青贮不发酵或发酵程度较低,易在升温或开窖后极速腐坏。本项目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国家专利技术乳酸菌促发酵剂(“青贮伴侣”系列),可在极端低温下快速产酸,迅速充分完成整个发酵过程,保证在青贮上冻前发酵成熟,提高发酵品质,更有效保存饲草养分。本次是我们首次将温度监测装置放置于青贮中,实时检测高寒地区青贮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以期为抗冻融乳酸菌的研制、青贮上冻情况及解冻后对营养品质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此次取样调研,掌握了该地区青贮饲料及干草制作、饲喂情况,后续,工作站将按照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持续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并进行牧草青贮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讲解和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科技引领和服务贵南县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
周青平
2023-09-27 11:49:50
6月13日-6月14日,贵南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辐射服务贵南县青海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站开展了400亩高标准饲草示范田的种植工作。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马祥副研究员和琚泽亮博士等一行就饲草田的种植进行了现场指导。
贵南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程开展技术示范和田间种植工作,同时,对饲草田后期的田间管理和后续饲草青贮加工以及牦牛饲喂养殖等工作进行商讨,并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该饲草田采用的燕麦和饲用豌豆品种分别为青海444和青建1号,以7:3的比例进行混播种植。于开花期收获,进行发酵全混合日粮(TMR)的调制加工,开展牦牛的饲喂养殖。
通过技术合作,引导饲草田实现标准化种植,提高饲草加工利用效率,建立牦牛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和样板工程,支撑和引领青藏高原牦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实现种植-加工-养殖一体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