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马玉芳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4-05-01
籍贯:青海化隆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湟中区
工作单位: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
专业领域:
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县(市、区):
西宁市湟中区
专业职称:
中级农艺师
服务单位名称: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办公号码:
0971223595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2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马玉芳 2025-05-28 10:09:32
    做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及时关注冻害和做好墒情监测工作,截止目前共开展墒情监测15次,报送墒情简报9期。针对冻害和旱情,共出动技术人员20多人次,先后到到共和、大才、田家寨、海子沟等乡镇进行了实地查看。并发布了冻害和旱情预防处置技术措施提醒。 5月9,全区不同程度出现霜冻,主要是油菜受冻害影响较为明显,但因正处于出苗期和油菜是需间苗作物,因此影响较为有限。 自5月份以来,持续无有效降水,旱情逐步明显。据5月19日监测数据分析,全区平均干土层在4.5cm左右,浅山地区和半浅半脑地区0~10cm耕层、10~20cm耕层相对含水量表现为较不足,20~30cm耕层表现为适宜。总体上土地处于缺水状态,目前全区轻度干旱面积约12.4万亩。目前,旱情对我区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是油菜因霜冻和干旱双重叠加,影响较为明显面积约有1.8万亩,部分受害严重的已补种。小麦、马铃薯、蚕豆、蔬菜受影响程度还不明显。但若旱情持续,势必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明显影响。 近期,我们将持续关注旱情,准备相关应对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据天气预报,5月21-22日会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期待能有及时雨缓解当前旱情。

马玉芳 2025-05-26 16:18:33
    科技助力冷凉蔬菜产业焕生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湟中区特派员工作站的技术优势,2025年5月26日,湟中区科技特派员007号工作站一行五人到湟中区西堡镇东花园村龙财种养殖合作社露地蔬菜种植基地,围绕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农业防灾减灾、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助力合作社提质增效。 湟中龙财种养殖合作社自2018年以来,依托高原冷凉气候,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主要种植菜薹、苦苣等。其中,白菜薹、红菜薹种植面积达1300亩,实行订单销售,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每公斤售价7元左右,经济效益良好。今年,合作社引进种植苦苣新品种100多亩,由于受干旱、霜冻等反常天气影响,种植地块杂草较为严重。特派员们就蔬菜露天种植的防灾减灾措施、秋季土壤处理防治杂草等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同时,围绕促进产业化发展,从农产品品牌建设、冷链物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对合作社支招献计。 湟中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光言感慨道:“这次活动带来的新理念,为企业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升品牌和市场竞争力打开了新思路。”农户们也纷纷点赞:“专家和特派员手把手教学,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等的应用,切实解决了我们多年来的用工难等问题,以后种菜心里更有底了!” 此次活动不仅是科技助力生产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科研单位 + 科技特派员 + 企业 + 农户”的互动交流平台,有效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后,湟中区科技特派员007号工作站将持续开展常态化技术服务,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马玉芳 2025-05-26 10:05:52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在2025年西宁市科技活动周期活动期间,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携手湟中区科技特派员007号工作站,紧扣企业与农户实际需求,以“科技赋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深入种植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宣传活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协同优势,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凭借专业技术团队与前沿科研成果,湟中区科技特派员007号工作站依托扎根基层、贴近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双方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确保农业技术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富实践深度。活动现场采用“理论讲解 + 实操演示”的创新模式,在种植田间开展技术指导。专家们围绕蔬菜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生产等核心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现场指导。

马玉芳 2025-05-12 17:24:17
    5月8日,湟中区007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技术人员前往湟中区西堡镇西堡村蔬菜种植基地,针对油麦菜、菜苔等蔬菜开展田间现场技术指导,把“课堂”搬到地头,为种植户送上精准化科技服务。 当日上午,科技特派员一行走访多个种植大棚,实地查看油麦菜、菜苔等蔬菜的生长状况。在西堡村种植户的菜苔田里,技术人员发现部分植株出现叶片发黄、根系发育不良等问题。经现场诊断,确认是由于放苗晚、叶片温度过高导致叶片发黄。科技特派员咸文荣老师叮嘱种植户:“要及时关注田间苗的出苗情况,后期加强田间水肥管理。菜苔已进入采收期,需及时把握采收时间,加强采收后产品的保鲜运输,保证冷凉蔬菜高品质。” 为提高菜苔商品性,科技特派员张晓梅现场演示“摘心打叶”技术,即保留基部3-4片叶,以促进主苔健壮生长。同时建议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 特派员针对性引进“霸王薹”“中华白 ”等优质菜薹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性强、商品性佳(苔茎脆嫩、色泽鲜亮)、耐储运等优势,且适应本地气候及土壤条件。针对新品种特性,特派员从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此次技术指导,不仅为西堡村蔬菜种植基地带来了“技术红利”,更通过“品种优化+技术升级”双轮驱动,将科技资源下沉到生产一线,切实解决了种植户“急难愁盼”的技术问题,为西堡村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马玉芳 2025-05-12 17:16:40
    咸文荣站长通过推广生物农药、轮作倒茬及科学用药等方面详实地讲解了蔬菜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张晓梅老师针对西堡村高原冷凉气候,重点讲解沙葱、番茄等主栽作物的土壤改良技术,提出“优良品种+深耕+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绿色防控”多位一体种植方案,解决传统种植密度过密导致的减产问题。刘雲祥老师通过展示蚜虫、蓟马等几十余种虫害图片,现场教学“黄板诱杀+防虫网阻隔+生物农药”组合防控技术。期间发放蔬菜种子357袋、生物农药55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