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
2025-05-12 10:04:59
2025年4月19日,在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服务企业合作完成了2025年前期试验布置工作的基础上,大通县003号特派员工作站技术人员景慧、侯璐、张玮、王炜、黄霞等赴位于景阳镇甘树湾村的代表服务企业大通丰谷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与企业负责人沟通,继续了解企业需求,商议2025年拟申报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事宜,结合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年度任务和项目拟开展的工作内容展开讨论和下一步工作部署。
小麦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青海省也是大通县主要农作物,小麦的产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可灌溉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充分利用高位山旱地和浅山地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青海省目前推广的春小麦品种中抗病性丧失、种性变劣、品质差、生产潜力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缺乏理想的更新换代品种;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蔬菜是主要输出农产品之一,结合蔬菜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研究精准、可行的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并集成示范推广,既能提升合作企业蔬菜种植水平,也能带动周边菜农应用成套的技术,提高种菜收益。
大通县003号特派员工作站积极准备申报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拟依托项目充分利用春小麦新品种的优势,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开展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种植,带动辐射周边农民,使其品种优势在生产中尽快发挥作用,“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针对大通县冷凉蔬菜种植区水肥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面临污染风险等问题,集成精准灌溉、水肥耦合调控、轻简化施肥等关键技术,构建生态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通过示范、培训,实现节水、化肥减量和增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提升区域蔬菜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助力青海“生态优先”战略与乡村振兴。
王炜
2025-05-12 09:49:40
青海省科技厅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利用“三区人才”联点包村服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多种形式引导科技人才服务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完善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体系,熟化春小麦新品种专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可以提高我省春小麦品种在西北高寒地区的生产能力,减少生产和经营成本,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增收,是农业生产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我们大通县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制定了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价机制,根据每个服务技术人员特长,合理分工,有力保证服务的长期性、持续性。
自2025年3月起,工作站成员景慧、侯璐、祁生兰等为主要负责人以工作站服务企业大通丰谷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和大通丰勤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辐射周边小麦种植区集中进行春小麦新品种青春108和青春343良种繁殖和示范试验,完善青春108和青春343良种繁育和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丰产示范样板。落实建立青春108和青春343标准穗繁育田和示范田,并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及服务公司人员沟通,开展科学试验。
2025年4月8日,大通县003号特派员工作站技术人员侯璐、安立昆、祁生兰等于大通县东峡镇康乐村脑山地,开展了春小麦新品种青春108的有机无机配施试验播种工作。
王炜
2025-05-12 09:27:20
青海省科技厅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利用“三区人才”联点包村服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多种形式引导科技人才服务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完善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体系,熟化春小麦新品种专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可以提高我省春小麦品种在西北高寒地区的生产能力,减少生产和经营成本,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增收,是农业生产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我们大通县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制定了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价机制,根据每个服务技术人员特长,合理分工,有力保证服务的长期性、持续性。
自2025年3月起,工作站成员景慧、侯璐、祁生兰等为主要负责人以工作站服务企业大通丰谷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和大通丰勤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辐射周边小麦种植区集中进行春小麦新品种青春108和青春343良种繁殖和示范试验,完善青春108和青春343良种繁育和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丰产示范样板。落实建立青春108和青春343标准穗繁育田和示范田,并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及服务公司人员沟通,开展科学试验。
2025年4月6日,大通县003号特派员工作站技术人员侯璐、安立昆、祁生兰等于大通县高位山旱地桥头镇大煤洞村,开展了春小麦新品种青春343的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播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