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祥
2024-10-18 15:52:35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把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着力提升冬小麦单产为重点,通过建基地、强示范的方式,选择重点生产区域、重要生产经营主体,聚焦种子、肥料、农药和机械关键要素,集成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配套和融合推广应用,进一步探索总结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建立一批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基地,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全县大力推进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4万亩,结合苗情、墒情、病虫情 和气候变化等农业“四情”,大力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 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实现项目区冬小麦均衡增产,增产率达到5%以上。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创建区以1至2项关键技术为核心,集成1至2套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标准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为全县冬小麦生产总结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带动全县冬小麦单产大面积提升,同时,推广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社会化服务,节约劳动成本,为全省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推进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出突出贡献。
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全县农户提高环保意识,有效防止种植业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得到大幅提高,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得到初步改善,农民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
何世祥
2024-10-18 15:46:11
开展温室大棚病虫害防控的意义和目的在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措施,可以提前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减少经济损失,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降低面源污染
何世祥
2024-10-18 15:37:14
开展小麦条锈病调查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害,防止其扩散和蔓延,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粮食的稳定供应。 通过调查,可以掌握病害的发生范围、危害程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减少病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负面影响,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高空气流传播,具有蔓延速度快、突发暴发性强的特点。一旦暴发流行或防治不及时,将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毁灭性的损失4。因此,及时开展调查对于预防和控制病害的扩散至关重要。调查过程中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样本采集确认病原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分析其病害严重性和影响范围。这些数据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减少病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直接影响粮食市场价格和农民的收入,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小麦条锈病的暴发会导致粮食减产。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确保粮食供应稳定,从而维护社会和谐,
何世祥
2024-10-18 15:18:25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减轻病虫害损失、增加产量的潜力很大。通过专业化防治队伍实施统防统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这是防灾减灾、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常常导致盲目、过量用药,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通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可以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