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马玉花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8-02-01
籍贯:青海乐都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对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开展生物菌肥研发应用、苗木培育、经济林栽培、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指导。
专业领域:
林学
服务县(市、区):
海东市
专业职称:
教授(四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办公号码:
1399707116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4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马玉花 2024-10-25 21:16:14
    7月27日,互助县004号工作小组深入林场,初步对海拔3800米以上的流石滩地带进行勘察,发现其极端的环境条件孕育着许多珍稀的中藏药材如大黄、玉龙蕨、秦艽等。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法对高山流石滩区域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显示草本植物受高原海拔、昼夜温差、氧气浓度、物候期长短等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草本植物的分布呈下降趋势。建议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探索中藏药材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以减轻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马玉花 2024-10-25 21:14:18
    7月25日,互助县004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前往互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工作。该公司的示范化蔬菜大棚出现植株根系线虫病发生,经阶段性取样培养分析后获得了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并形成初步的诊治方案。 一、 健康栽培 首先,严格轮作制度,将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以减少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其次,选用抗病品种,根据病害种类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此外,还要培育健康种苗,基质、苗盘、种子消毒后集中育苗,施用微生物菌剂防病促生。。 二、 阻断传播途径 首先,要做好清洁田园工作,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集中堆沤处理,减少病原菌和虫卵的积累。其次,做好农机具的消毒处理,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机身残留的土壤并进行消毒。此外,还应阻断灌溉传病,菜地灌溉水提倡使用地下水,并采用滴灌、喷灌等措施,预防病原体随水传播。 三、 土壤消毒 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时间,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未腐熟的有机肥和氰氨化钙等均匀铺撒在棚室内的土壤表面,深翻土地后起垄覆膜,封闭棚膜进行高温闷棚。 四、 生物防治 对于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可选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防治。这些微生物菌剂能够抑制病原菌和线虫的生长,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处理,有效控制病害扩散。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措施,需要从健康栽培、阻断传播途径、土壤消毒、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玉花 2024-10-25 20:59:58
    青稞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原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青稞的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有害生物的侵扰,包括病害、虫害以及地下害虫等,这些生物不仅影响青稞的产量和质量,还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青稞有害生物的发生与防控青稞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是保障青稞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明确青稞田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绿色防控技术,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翁华副研究员带领团体队员及学生对青稞有害生物发生及药剂筛选进行调查,为青稞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一、青稞主要病害 青稞的主要病害包括条纹病、根腐病、锈病、白粉病等。其中,条纹病通过种子携带的细菌传播,在土壤温度为3~13℃时发病率最高,对青稞的叶片造成严重损害,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青稞主要虫害 青稞的主要虫害包括蚜虫、吸浆虫等。青稞粘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广泛危害水稻、玉米、青稞等多种作物,其幼虫藏匿于心叶或叶鞘部位,昼夜取食,导致叶片产生半透明小斑点。此外,吸浆虫则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青稞籽粒汁液,造成籽粒瘪粒、秕粒甚至空壳,严重影响产量。 三、生物药剂筛选 通过种子拌种、茎叶喷雾处理,筛选出防除病虫效果达80%的生物药剂3种,化学药剂5种,初步建立青稞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试验和调查,为青稞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后续的工作中,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继续与受援单位合作,针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开展深入研究。

马玉花 2024-10-25 20:59:58
    为切实加强祁连山国家公园国有林场建设和管理,促进林木良种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林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知识储备,7月18日,互助县004号工作站邀请西北农林大学赵忠教授一行前往祁连山国家公园及所辖林场开展了林场森林培育及可持续经营创新与实践研讨活动。 期间,赵忠教授及青海大学林学专业相关教师授一行,深入寺儿沟苗圃、浪士当苗圃、老虎沟管护站,实地查看了苗木培育、造林地成活率、林地更新、困难立地修复情况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运行情况,现场与林场及管护站职工进行了技术交流,详细了解了当前各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随后召开了座谈会议。在座谈会上,通过林场工作人员的林场基本情况、资源现状及在苗木培育方面、森林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的介绍,与会专家就林场当前存在的困难给予了指导性建议,即一方面要注重科研与生产相契合,既推动科技进步,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开展科研项目科学布局,长远规划,为科研工作的延续性做好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为国有苗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提高苗圃生产技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能力;三是改变原有苗圃的育苗计划,改变思路,强化乡土树种的培育,同时适当引进适宜地区生长繁育的苗木进行培育,,积极申请良种补贴项目以适应性较强优良苗木等,从而为地区输出优良苗木,为国土绿化工作作出贡献。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同时激发了基层林场单位交流合作的积极性,他们希望后续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会,切实提高林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壮大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马玉花 2024-06-24 13:30:05
    6月23日,互助县004号工作站工作小组赴互助县玫瑰种植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在种植基地详细讲解了玫瑰标准化管理、市场前景和营销模式,并与种植户在玫瑰的栽培、育苗、采摘、植保、园艺、土壤以及标准化有机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交流。在当地按照“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历经6年培育建设,已形成400多亩的规模,并开发研制玫瑰精油、干花蕾、玫瑰酒等系列产品。从玫瑰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劳动创收2000~5000余元,为全县玫瑰产业扩面增收和提质增效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