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循刚
2024-11-21 21:19:58
玉树市地处青藏高原地三江源保护区核心区域,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冷季长达7-8个月,牦牛多采用天然草地放牧饲养,然而高寒草甸现存量与粗蛋白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而且牦牛的饲养数量加大,草场不断退化,人畜、草畜矛盾日趋严重,诸多原因使得牦牛的生产性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陷入到“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中。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完成的《玉树生态畜牧业现代牧场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研究成果表明,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可以有效改善混播草地的草层结构,提高光合作用的面积,对改善牧草品质、提高草地质量、减少氮肥施用量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明显,是高寒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解决冷季饲草不足和蛋白质饲料缺乏的主要途径。鉴于此,玉树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按照本年度优质牧草种植计划,在2024年度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提供优质燕麦种子4.80吨,箭筈豌豆种子1.20 吨,磷酸二胺1.20吨,尿素0.50吨,完成了玉树市001号站约300亩种植面积。在隆宝镇措桑村的 37 户牧户中,用“青海 444”燕麦品种开展圈窝种草约200余亩,平均亩产达 2800Kg,有效缓解了冷季饲草料不足、草畜矛盾突出的问题。
王循刚
2024-11-21 21:16:52
2024年4月16-22日,玉树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工作站部分专家,在玉树市农牧与科技局、玉树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分别前往玉树市上拉秀乡、措桑村、国营牧场等地开展了牦牛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了病死牛组织样本7份及血清样本35份;经实验室诊断分析,该区域牛病毒性腹泻(BVDV)病原阳性率达45.7%,且该地区现阶段天气变化较为频繁、饲草供给不足,导致近段时间犊牦牛腹泻发病率较高,给牧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鉴于此,本工作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在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的支持下,购买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天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疫苗共计200头份;畜痢灵、消维康等腹泻病治疗药物500头份,积极开展疫病防控治疗,并详细讲解了疫苗免疫注射的注意事项及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有效控制了疫病发生。
经过近3年持续的牦牛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生物学研究,本课题组已从该区域分离到地方代表性菌株3株,试制了牦牛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经家兔免疫实验实验初步证实,该自制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下一步,将开展牦牛临床免疫试验,以期通过疫苗免疫,有效控制该区域牦牛细菌性、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有效提高牧民养殖收益
王循刚
2023-05-09 14:05:28
玉树本地中藏药与饲草加工技术的研讨
王循刚
2023-05-09 14:03:56
燕麦等饲草种植、收购晃储存相关事宜在讨论协调
王循刚
2023-05-09 14:03:04
玉树市牦牛种业振兴相关事宜在讨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