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凤
2024-10-19 19:04:31
6 月 12 日,贵德县 002 号特派员工作站派员到河阴镇红柳滩村调研交流杏园间作绿肥技术。
红柳滩村处于黄河河谷冲积带,产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温暖,雨热同期,适宜果树生长。但土壤是黏土,透气性差一些,改变这个情况,就要靠种植绿肥或施用有机肥。半个月前,我站邀请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韩梅到贵德县瑶谷玛尔包谷杏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果园果树间作绿肥技术,韩老师详细讲解了果园绿肥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绿肥利用技术等内容,并为合作社免费提供 1.2 吨绿肥(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种子。
近期绿肥种子已萌发出苗, 后期将发挥增强土壤肥力、抑制果园杂草的作用。合作社依托贵德“瓜果之乡”的地理优势, 苞谷杏成熟后将销往江浙沪地区。 我站将持续关注“绿肥+”果品提质增效,为贵德县乡村振兴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技术支撑。
孙小凤
2024-10-19 18:54:47
5 月 28 日, 贵德县科技特派员 002 号工作站派员赴贵德县金穗源种植合作社调查绿肥种质资源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长势,并开展麦类作物节肥减排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示范和绿肥不同利用方式氮肥替代试验追肥, 合作社技术人员一
同进行了交流。
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是青海高原地区常见的豆科绿肥作物, 是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耐寒、耐旱、耐瘠薄, 具有培肥土壤、降低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等作用。 本次资源圃展示的是综合筛选出的产草量高,固氮能力和营养品质好的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品种。
试验和示范区的春小麦和青稞于 3 月下旬播种,目前长势良好,试验人员对比查看了不同节肥减排处理的作物生长情况, 制定了下一步温室气体监测和测产方案,并对常规处理小麦田块进行了拔节期追肥。 麦后复种绿肥是青海高原常见的用地养地技术, 该技术解决了农田秋季闲置、 土壤裸露问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土壤肥力。 为进一步提升麦后复种绿肥种养循环技术的节肥减排效应, 专用缓释氮肥及增效产品, 在青海贵德开展绿肥新产品协同节肥减排技术示范 100 亩。
通过此次交流指导,合作社技术人员增强了对小麦、 青稞、绿肥等作物种质资源的认识, 提高了节肥减排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水平, 为贵德县麦类作物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孙小凤
2024-10-19 18:50:13
5 月 9 日, 贵德县科技特派员 002 号工作站派员赴贵德县金穗源种植合作社开展麦类作物除草和病虫害防控指导,合作社技术人员一同进行了交流。
春小麦和青稞于 3 月下旬播种,目前正值分蘖期, 田间杂草主要有 2 大类,一类是禾本科杂草,以野燕麦为主,一
类是阔叶杂草,包括灰绿藜、野芥菜、 密花香薷、猪殃殃、刺儿菜等。 草害防除应采取化学和机械除草相结合的办法。使用除草剂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杂草。 可选择草甘膦等广谱除草剂进行喷洒。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农药要遵循使用规范,防止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后期小麦要重点防控条锈病、麦茎蜂、蚜虫、 赤霉病、白粉病、根腐病、麦蜘蛛等常发病虫。 青稞要重点防控条纹病、云纹病、黑穗病、蚜虫等病虫害。 整体防控方案包括抗病虫害品种选择、 药剂拌种、 水肥管理、 化学和生物防治等,要对症下药, 规范用药,减少环境负面影响。
通过此次交流指导, 合作社技术人员增强了小麦和青稞田杂草和病虫害防控管理技术水平,为贵德县和海南州麦类制种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孙小凤
2024-10-19 18:41:56
5 月 8 日, 贵德县科技特派员 002 号工作站全体成员赴贵德县金穗源种植合作社召开 2024 年工作启动会, 合作社技术人员一同进行了交流讨论。
胥婷婷老师传达了 2024 年海南州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 之后全体成员根据 2024 年工作计划讨论了青稞、小麦、豆科绿肥品种引进、 作物性状调查、 病虫害调查及防控、技术示范, 成果登记, 培训农牧民、培育本土人才和致富能手、示范带动农牧户,通过技术指导、科技培训、产业帮扶等服务形式,辐射服务乡镇或“三型” 企业、行政村、州级以上示范社、家庭农牧场等指标任务。 并建议合作社根据《青海省农牧民职称评定管理办法》 申报高级职称。
站长李正鹏老师交流了 2024 年科技特派员专项申报进展, 今年计划开展麦类-绿肥轮作节肥减排技术示范, 4 月 2号进行了立项答辩,目前暂未签订合同。 随后,全体成员观摩了小麦和青稞节肥减排示范基地苗期长势, 共同讨论下一步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今年工作站加入了三位新成员, 根据成员专业方向,讨论确定技术服务内容分工。 工作站和合作社的全体团队成员表示,将按照科技特派管理办法要求, 相互配合共同做好2024 年科技特派工作,助力合作社和农牧民增产增收。
孙小凤
2024-10-19 18:29:21
一年之计在于春。 3 月 26 日,贵德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一行 5 人赴贵德县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肥-麦类作物节肥减排与养分流失控制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播种,并和基地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
麦后复种绿肥种养循环模式很好地平衡了经济和生态效益,但绿肥还田有增加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的风险。此次试验示范是在减施氮肥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增效产品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保障作物产量,实现节肥、减排、增效等多重目标。 主要增效产品包括缓控释肥、 生物炭、膨润土、硝化抑制剂等。
随后与服务企业和海南州科技局讨论了 2024 年科技特派员专项申报事宜, 绿肥-增效产品协同节肥减排技术和麦类品种引进筛选评价相结合,共同保障青海省麦类制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此次技术指导和对接, 提高了合作社田间管理水平, 落实了试验示范方案, 为助力乡村振兴和企业增产增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