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李萍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0-10-01
籍贯:青海民和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湟源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蚕豆新品种及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专业领域:
作物栽培与耕作
服务县(市、区):
湟源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531306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4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李萍 2024-10-22 09:26:30
    8月15日,工作站全体工作人员与依托单位青海恩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斌荣进行了有机肥创新发展的思路对接。工作站专家李萍老师介绍了根瘤菌新品种研究试验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对该产品的应用前景作了说明和预测。

李萍 2024-10-22 09:26:30
    8月22日,工作站5名工作人员赴三湟源县申中乡河拉村湟源蓝天白云家庭农场开展鲜食豌豆高效种植技术田间培训。授课老师重点结合田间管理和蓟马为害进行了技术讲解。场有60多名农民参加了学习。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萍 2024-10-22 09:17:12
    8月21日,全体工作人员赴湟源县申中乡中豌9号豌豆试验基地进行数据采收,并就订单农业培育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生产水平的思路

李萍 2024-10-10 10:10:13
     2024年9月20日,湟源县002 号工作站成员参加湟源县科技局举办的科普宣传活动,对全县居民宣传科普,并对种植荷兰豆的农户进行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及其他知识讲解。 菜用型豌豆性喜冷凉,在高海拔地区夏秋季露地种植具有长势旺盛、采摘期长、产量高、病虫害少、品相翠绿、口感佳、产品畅销等一系列突出优点。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湟源县菜用型豌豆种植技术模式已经基本成熟,2024年种植总面积达到4800余亩,建立起了一批种植海拔不同、技术要点不同、上市时间不同、目标市场不同的订单农业种植基地,涌现出了一批亩产值达到0.5-1万元的经济作物种植区,直接带动2000人就业,形成“多点开花、相对集中、能人带动、共同致富”的农业创业格局,表现出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望发展成为县域主导产业,带动一系列喜冷凉蔬菜联动发展、集群发展。 菜用型豌豆种植实践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帮助人们认清高原气候中潜藏的“冷凉优势”,从“冷凉”气候中发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希望,找到了通往共同富裕的新路径,从而能够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土地的使用价值,激发了人们创业的积极性。

李萍 2024-10-09 11:36:30
     9月是丰收的季节,蚕豆田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近日,湟源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相关人员赴湟源县申中乡卡路村对今年开展的蚕豆根瘤菌生物有机肥田间效果评价试验进行现场测产及收获工作。 随机选取2m2(1m×2m)区域进行测产,采集区域内的蚕豆植株,考察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区域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考种数据显示,施用蚕豆根瘤菌生物有机肥的青蚕16号蚕豆,株高83.93cm、有效分枝数3.78、单株荚数9.33、单株粒数20.03;施用有机肥的青蚕16号蚕豆,株高77.49cm、有效分枝数2.03、单株荚数5.45、单株粒数11.88。数据表明,施用蚕豆根瘤菌生物有机肥蚕豆植株产量相关指标均优于有机肥处理,表现出增产能力。 该试验由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开展实施,湟源县种子站参与,试验设施用蚕豆根瘤菌生物有机肥1亩,施用有机肥1亩。4月17日播种,5月10日左右出苗,7月5日左右进入盛花期,8月1日左右进入结荚期,9月3日进行成熟收获期。 研究指出,施用微生物肥料能促进作物生长,提早成熟,减轻病害,提高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土壤肥力,减轻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的理想肥料,而根瘤菌肥是最有价值的微生物菌肥之一。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根瘤菌肥料的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苕子、紫云英等。按寄主种类不同,根瘤菌肥料分为菜豆根瘤菌肥料、大豆根瘤菌肥料、豌豆根瘤菌肥料、花生根瘤菌肥料、三叶草根瘤菌肥料、苜蓿根瘤菌肥料、紫云英根瘤菌肥料和羽扇豆根瘤菌肥料等,而蚕豆根瘤菌肥还没有相关产品。该试验的开展为后期开展蚕豆根瘤菌肥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