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伟
2024-10-30 15:20:30
该项技术事宜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具有种植制干辣椒优势的区域,“本文总结了制干辣椒采用滴灌与农艺措施结合的平作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分析出了其具有施肥方便、肥效快、省工、省时、病虫危害轻等特点,以期为农户生产提供参考。
周红伟
2024-10-30 15:18:33
为明确干旱、盐等环境因素对制干椒辣椒素含量的影响,试验以红龙 23 号板椒为材料,从现蕾期开始设置不同土壤含水量 65%(W1)、45%(W2)和 NaCl(S1=120 mmol·L-1)及盐旱复合处理(W1S1、W2S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转色期果实辣椒素素含量,并送样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W1 处理下辣椒素含量较对照增加107.11%,W2 处理时辣椒素含量下降 73.01%;含盐处理均能提高辣椒素含量,其中 W2S1 处理的较对照高 392%。盐、旱胁迫主要影响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其中 HCT、4CL、CAD 等基因表达受影响较大;聚类分析表明 BCKDHE2、ENRb 等基因主要响应干旱胁迫,CCR、GS2 主要响应盐胁迫。由上可知,适度干旱和盐胁迫均能提高辣椒素含量;干旱加剧时与盐分的复合效应更显著,对辣椒素积累的促进作用更大。
周红伟
2024-10-30 15:15:27
辣椒产业是甘谷县山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由于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制干型新优品种缺乏、群众栽培技术掌握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科学、滥用化肥农药,甘谷县辣椒产量下降、品质不高。为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制干型辣椒新优品种,本试验对新引进的天椒24号、2126、2136、2175、2176、9222-1-37、航椒4号、捷椒2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同时结合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开展品种布设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天椒24号、2175、航椒4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制干率高,适宜
在甘谷县山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移栽种植;捷椒2号和2176产量低、抗病性差、品质不好,应淘汰;其他品种可进一步品比筛选,进行小范围推广种植。渭河流域气候条件与黄河流域相似,因此甘谷县制干辣椒品种筛选对于化隆县黄河流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周红伟
2024-10-30 14:45:30
2024年9月24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段大祯、县长冶祥带领党政领导班子及产业园区企业家代表团到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化隆县001号工作制干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了调研活动,工作站骨干特派员陶兴林研究员做了现场汇报。
2024年在001号工作站的带动下,以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为核心,辐射周边3个村开展了以优质丰产制干辣椒新品种航椒4号为主的技术示范,示范面积100亩,目前已经进入了采摘阶段,丰收已经在望。县委县政府在听取了汇报后对该项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初步确认制干椒产业为化隆牛肉拉面经济二次飞跃的关键农产品元素,初步将制干椒种植、加工、品牌建设确立为县上2025年重点支持的新质生产力之一,本次调研就是为了摸底确认,以便于更好扶持。青海省科技厅也计划在2025年度加大扶持力度,为产业健康注入更多的科技动力。
周红伟
2024-10-30 14:44:18
为了能让制干辣椒成功植入化隆拉面经济,形成品牌提升关键因子,2024年8月22日,001号工作站站长邵登魁、下多巴二村驻村第一书记魏瑜杰一行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集团进行农旅结合产业调研,本次调研得到了袁家村集团总经理刘宁等人的大力支持,取得良好效果。
袁家村集团是全国有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村集体经营400余家小吃店铺和各种农业旅游设施,实行村民股份制管理,每年大量销售辣椒粉、食醋、粉丝、蜂蜜等农产品,通过旅游和品牌赋值成功带动了50余种农产品的规模化销售,每年农产品销售额超过40亿元,拉动了周边20余个村庄的农业产业发展,是该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动机之一。
通过考察袁家村的组织经营方式、品牌建设理念和产业化拉动的模式,对下一步以制干辣椒种植加工撬动化隆拉面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调研为市场拓展品牌营建等提供了很好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