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王丽丽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3-01-01
籍贯:吉林梨树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拟开展青稞功能因子挖掘与利用,新型青稞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与品质调控
专业领域:
营养健康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
服务县(市、区):
互助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办公号码:
01062815969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60)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王丽丽 2024-10-27 10:24:23
    所有样品都显示出相似的 XRD 图谱,青稞粉在 15°、17°、18°和 23°呈现明显的吸收峰,这说明青稞淀粉是典型的 A 型淀粉。不同青稞淀粉结晶度在 25.64%~36.26%之间。不同品种青稞淀粉的结晶度存在一定差异,藏青2000的淀粉结晶度较高。但不同青稞淀粉结晶度并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这可能因为青稞粉中的非淀粉组分影响了淀粉的糊化导致。

王丽丽 2024-10-27 10:16:49
    青稞米饭的质地特性对其食用品质至关重要,研究了不同硬度的青稞在蒸煮后籽粒质构的差异。发现硬质青稞在蒸煮后仍然会具有较高硬度。这可能于蛋白质和脂质的存在及直链淀粉含量有关,相关研究表明蛋白质和脂质在热过程中与淀粉形成的复合物,会通过限制淀粉膨胀和防止直链淀粉的浸出,影响食用品质。此外,在蒸煮过程中蛋白质会与淀粉竞争与水的结合,阻碍淀粉颗粒的溶胀和塌陷,影响淀粉的回生,并且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通过二硫键形成网络结构,提高糊化温度,从而保护淀粉颗粒的完整性并增加其在剪切过程中对破裂的抵抗力。

王丽丽 2024-10-26 17:22:41
    面条蒸煮特性测定 根据 LS/T 3212-2014《面条生产工艺测定方法》粮食行业标准,并参考Hou的方法,对面条进行蒸煮性质测定。取长约20 cm的面条30根(N1),记录质量为m1,放入500 mL沸水中并开始计时。 1最佳蒸煮时间测定 保持水微沸状态,偶尔搅拌,2 min后每间隔3 s取出3根面条立即用两块透明玻璃板挤压,当观察到面条断面白芯刚好消失,立即关火停止计时,记录时间即为最佳蒸煮时间(OCT)。 2 断条率的测定 待面条煮至最佳蒸煮时间,捞出面条放入常温蒸馏水(25 ℃)中冷却30 s后对完整长度的面条进行计数(N2),断条率(BR)计算按下式(1)。 BR%=N1-N2N1×100(1) 式中:BR为断条率,%;N1为煮前面条根数,根;N2为煮后完整面条根数,根。 3蒸煮得率测定 待面条煮至最佳蒸煮时间,捞出面条放入常温蒸馏水(25℃)中冷却30 s后捞出放入塑料漏网中,静置5 min后用手拍打漏网10±1次(约10 s)除去表面水分后立即称重,此时湿面条质量记为m2,蒸煮得率(CY)用下式计算。 CY%=m2 -m1m1×100(2) 式中: CY为蒸煮得率,%;m1为煮前干面条重,g;m2煮后湿面条重,g。 4蒸煮损失测定 待面条煮至最佳蒸煮时间,将面条捞出,面汤全部转移至提前恒重的烧杯(M1),置电炉上加热使水分蒸发至仅残留少量面汤时转入105 ℃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M2),蒸煮损失(CL)按下式(3)计算。CL=M2 -M1m1×100(3) 式中:CL为损失率,%;M1为恒重烧杯质量,g;M2为烧杯和面汤恒重质量,g。

王丽丽 2024-10-26 17:21:47
    面条质构特性测定 取数根20 cm长的面条,于300 mL沸水中煮至最佳蒸煮时间,立即捞出放凉水中冷却1 min,经滤纸吸去表面多余水分后,用物性仪测定其质构特性,每次煮熟的面条需在10 min内完成测定。 1 TPA测定 参考Mudgil的方法,采用P/36R探头。在TPA模式下设定参数:测前、测试、测后速度均为1 mm/s,压缩比70%,触发力20 g。每次取3根面条并排平行置于台面上,重复8次,结果取均值。 2剪切特性 参考李康的方法,选用A/LKB-F探头。设定压缩模式,压缩比为50%,触发力3 g,测前速度与测试速度均为0.8 mm/s,测后速度2 mm/s,两次压缩停留时间10 s,数据采集频率200 p/s。每次取3根面条并排平行置于台面上,重复8次,结果取均值。 3拉伸特性 参考李康的方法,选用A/SPR探头,记录面条被拉断时的最大受力。在拉伸模式设定参数:测试速度3 mm/s,拉伸距离100 mm,起始间距 30 mm,触发力5 g,数据采集频率500 p/s。每次取1根缠绕在两平行摩擦轮间,重复8次,结果取均值。

王丽丽 2024-10-26 17:15:14
    依据Wang等人的方法,稍作修改后测定了青稞面条样品的体外消化特性。将青稞面条(50 mg)与2 mL蒸馏水混匀,在沸水浴中持续搅拌加热20 min。将糊化后样品冷却至37℃,加入1 mL α-淀粉酶(50 U/mL)混合,并放入3个玻璃球静置2 min。随后与5 mL的胃蛋白酶溶液(400 U/mL)混合,在37℃下振荡(300 rpm)30 min。之后,按顺序依次加入5 mL 0.02 M的NaOH,20 mL的乙酸钠缓冲液(pH 6.0)和5 mL胰酶/淀粉葡萄糖苷酶的混合溶液。在0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80 min迅速取试样(1 mL)与1 mL无水乙醇混合,然后离心(2000×g,5 min)。0.1mL上清液与3mL GOPOD混合在50℃水浴20 min。随后在510 nm测定吸光度,计算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葡萄糖与淀粉的转化因子为0.9。根据一阶动力学方程(公式(1))用来研究淀粉的消化特性,通过斜率对数(LOS)分析方法(公式(2))结合修正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LS)进行拟合。 Ct = C∞ [1−e−kt] (1) ln(dCt/dt) =−kt + ln (C∞−C0) (2) 其中,Ct代表给在某一特定时间(t)的淀粉消化率,C∞代表每个反应完成后预估的被消化淀粉的百分比,k代表淀粉消化率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