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青
2022-10-13 10:54:00
养殖技术宣讲
2022年6月15-16日,在西宁市普丰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猪场进行兽医现场查看畜禽健康状况,宣传讲解养殖技术。猪场发展主要是种猪和母猪的饲养管理。
种猪的隔离,观察和检疫
当购买新种畜时,确保有自己的隔离检疫区。新环境,新气候,饲料的变化,运输,猪只的重新组合和许多其他因素都会给种猪造成应激,使得所引种猪易感染各种疫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不应饲喂太多饲料,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2、经两周的隔离后,若引进猪表现健康,可在隔离区添加一些老母猪或老公猪,使新猪接触到本场的微生物,从而对这些细菌或病毒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
3、有效隔离期一般约5-6周,如果猪只健康,即可把新种畜引入本场猪群中。在引进种猪稳定适应后,可委托当地畜牧兽医站或其他科研机构采血等方法进行重大传染病的抗体检测,结合本场、当地疫情,确定引进猪群的防免程序。
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哺乳仔猪培育的任务是获得最高的育成率,最大的断奶重。强调“抓三食”“过三关”和“四防”“三察看”。三食:乳食、开食、旺食;三关: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四防:防冻、防饿、防压、防病;三察看:看粪便(是否健康)、察看睡眠(温度)、察看行为和叫声(固定乳头情况)。
断奶是仔猪出生后遭受的第二次大的应激。其营养来源由全部或部分依赖液状的母乳变为全部依赖固态的饲料,胃肠道的消化酶由分解乳蛋白,乳糖与乳脂肪的酶变成要分解玉米、豆粕、鱼粉等一般原料的酶,造成营养吸收消化不良,再加上环境、温度、密度等的变化,极易造成仔猪下痢或生长停滞。
大通县02号工作站的李国平、刘虎守参加。
马利青
2022-10-13 10:52:35
针对西宁市普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猪场制定饲养管理
2022年6月10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区002“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马利青、胡勇、王戈平、简莹娜、李秀萍等老师和西宁市普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金银狮老板共同起草完成了“西宁市普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普丰猪场猪的饲养管理”制度。
马利青
2022-10-13 10:51:03
利用专业知识,检测猪病
2022年4月1日-4日,对青海普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死亡的仔猪进行实验室检测,仔猪出现腹泻,排除黄色状稀粪,病猪肛门附近粘有黄色粪便,仔猪消瘦、脱水而死亡。
经实验室检测,是仔猪黄痢。
治疗方案:对患病的仔猪及时隔离,1、选用庆大霉素(25mgkg)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4天。2、给母猪服用猪痢停30g,分2次拌料服喂,连用2天。
大通县02号科技工作站马利青、王戈平、简莹娜、胡勇、李秀萍参加检验工作
马利青
2022-10-13 10:47:26
兽药减量化在行动
2022年3月31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区002“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王戈平老师前往西宁市普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减少仔猪腹泻病例发生的实验的项目申报进行了交流。
仔猪的培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年后猪群生产性能的发挥,是养猪产业的关键环节。酸化剂被认为是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有利于提高畜禽生长性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对于仔猪胃中pH值多在4.2以上,而仔猪料的pH在5.8-6.5范围,常使仔猪胃内pH值升高,过高pH值不仅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而且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及生长缓慢等。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改善内环境,促进红细胞C36受体的合成加快,进而发挥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利用有机酸控制病原菌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增强抵抗应激因素的能力,应激因素如早期断奶、分群、转群、运输、接种疫苗等均可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使畜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适量的酸可提高日粮适口性,增加仔猪采食量,但酸量增加时,使适口性降低,增重速度减慢。对早期断奶仔猪使用延胡索酸使增重率提高了5.1%,料肉比降低6.5%,在生长仔猪的饲料中添加1.5%-2.0%的延胡索酸,可使食欲增强,生产加快。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磷酸的效果类似于延胡索酸,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0.8%,日采食量增加6.3%,在仔猪中添加1%盐酸,仔猪表现食欲旺盛,采食次数增加。
确定试验确定项目具体内容,仔猪饲喂试验实验方案,供试仔猪数量、规模等具体内容。同时就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大通县02号科技工作站的全体人员参加。
马利青
2022-10-13 10:46:24
兽药减量化在行动
2022年3月24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区002“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马利青、王戈平、李秀萍、胡勇、简莹娜5位老师前往西宁市普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减少仔猪腹泻病例发生的实验。
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不良的饲养环境,养猪的外围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快速育肥要求及营养供给的单调性均使得猪群整体健康水平下降,猪的各种疾病明显增多。为防止日益增多的疾病,养猪业不得不大量使用抗生素及非营养性添加剂,而这些抗生素及化学药品的使用、滥用又会造成生猪屠宰产品的药物残留,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
仔猪的培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年后生产潜能的发挥,是养猪产业的关键环节。由于初生仔猪的胃发育不健全,且刚出生仔猪的胃肠道微生物及免疫系统还不够健全,肠道疾病易在新生仔猪中发生,腹泻是初生仔猪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影响养殖效益。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其中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非常容易发 生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所以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其表现为腹泻、脱水、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仔猪大肠杆菌病常发季节主要在夏冬两季。新生仔猪最易感,3- 7 日龄内发病仔猪黄痢。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因素复杂,如一般母猪自身会携带大肠杆菌,病原菌随着 粪便排出,污染母猪的皮肤尤其是乳房,仔猪吮乳时就会被感 染;外界环境较差,如夏季圈舍 温湿度过高、圈舍不卫生、昼夜温差较大等,均会造成仔猪自身的免疫力降低,从而引起发病; 另外接种疫苗不及时,或母猪饲养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该病。
因此,如何促进断奶前仔猪的胃发育及减少腹泻是确保其生产性能发挥的关键。以往的养殖中离不开抗生素的过量使用,鉴于抗生素的负面效应及中国在畜禽养殖中的禁抗实施,在动物养殖中寻找安全、高效、绿色的替抗产品也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在服务企业开展了兽药减量化的相关实验。
期间,跟服务企业进行了养殖场当前面临的诸如饲料成本上涨、种猪老化、仔猪的繁殖成活率、非洲猪瘟等猪病风险,猪场粪污处理环保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坦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