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李智花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9-08-02
籍贯:青海互助 政治面貌:群众
指派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海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畜牧技术推广
专业领域:
畜牧
服务县(市、区):
化隆县
专业职称:
高级畜牧师(六档)
服务单位名称:
海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办公号码:
0972—2612991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74)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李智花 2022-08-26 23:26:54
    打电话通知养殖场,当前已进入汛期关键时期,为有效做好汛期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炭疽、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要求养殖场:一、提认识。密切关注汛情预警信息,修缮加固栏舍,疏通排水管渠,提前做好防范。二、早报告。持续做好通风、巡查等日常防控措施,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三、重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皮肤如有伤口,及时用药消毒。 四、严制度。严禁外来人员、车辆进入饲养区。五、勤消毒。做好场区环境卫生和消毒,及时清除垃圾、污物。六、强补免。做好动物基础免疫,特别是新生和补栏畜禽的疫苗补免。 七、慎外购。外购动物要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落地及时向农业农村部门报告,隔离观察无异常后方可混群。八、除隐患。积极灭蝇灭鼠,并采取措施杜绝野鸟进入畜(禽)舍和饲料加工间,消除疫情隐患。九、避风险。不在炭疽老疫点(区)、炭疽畜坟周边及江河流域、地势低洼地带等炭疽芽孢污染高风险区域放牧。十、无害化。对不明原因死亡动物及因灾死亡动物,严格按照“五不一处理”原则(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不随意丢弃,无害化处理)处置。

李智花 2022-08-26 23:26:08
    自繁自育养猪技术要点: 虽然同样是自繁自养,但小型养殖户和规模化猪场相比,在以下五个生产环节需要格外警惕: 一、消毒。采取自繁自养模式的养殖户,因为圈舍内长期有猪,很难做到全面消毒。对消毒水的要求是一定能带猪消毒的产品,而带猪消毒的产品通常又不能完全消杀细菌和病毒,一旦发生疫情在所难逃。 二、换料。不同厂家和品牌的一吨饲料价格有时相差几百甚至上千块,散养户一般都倾向于选择便宜的饲料。一旦感觉效果不好,很快就换其他厂家的,这样绝对影响出栏时间,饲养成本也不一定能省下来。大品牌和小品牌的根本区别在于,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交叉感染。散养户通常一栋猪舍里同时养着母猪和育肥猪,或者保育猪和育肥猪,产房和保育房往往并归一处。一旦有疾病发生,能不感染其他阶段的猪吗?规模化猪场有这样的情况吗?没有!养母猪的地方就是养母猪的,育肥是育肥,保育是保育,产房是产房。 四、养殖技术。 真正的养猪“达人”,既要有经验,还要有技术。尤其是母猪的饲养,没有技术,就会麻烦不断,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点也不为过。 五、品种。 如果买到手的种猪不是真正的二元母猪,而是五元、六元母猪,产下的后代能好吗?还是建议到正规的种猪场购买合格的种猪进行繁育。 

李智花 2022-08-26 23:26:02
     动物疫苗使用时的六个注意事项: 一、充分做好免疫前的准备工作;二、做好免疫人员的防护;三、保护免疫动物的安全;四、疫苗免疫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五、免疫前观察动物健康;六、疫苗注射时,要认真做好登记工作。 正确保存及使用畜禽接种疫苗方法 疫苗在使用中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这次免疫失败,主要表现在疫苗稀释不当,免疫操作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使用注射器消毒灭菌没彻底等。 1、疫苗稀释不当:每一种疫苗都有它的专用稀释液配制,所以不能使用普通的饮用水或矿泉水来代替,在稀释疫苗前使用的注射器,必须严格清除残留的药液,经过煮沸消毒并待冷却后方可使用,否则温度高会使稀释的疫苗降低免疫效果,如气温在15度以上,疫苗应在3小时内用完:气温在15度以下疫苗应在6小时内用完。 2、操作不当:在注射疫苗时,注射器的定量控制器失灵会使在注射时疫苗剂量或多或少、多了容易出现应急反应、少了达不到有效保护,注射部位不准确、针头的长短、粗细,这些容易产生脓包,在拔出针尖后疫苗会从针孔溢出,甚至有时候连注射部位不初底,在没有保定好的情况下打“飞针”,这样既达不到深部肌肉注射,又达不到免疫效果,进入夏秋季节疫病呈地区爆发流行,则发病率增多,死亡率增高,带来经济损失严重, 3、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时间与接种疫苗的种类安排不恰当,会在同种疫苗之间产生相互干扰,例如口跨疫、猪瘟、蓝耳病、禽流感等。一般疫苗注射后在7-15天才能产生免疫效应,间隔10天以后可以接种另外一种疫苗效果比较好,所以同时注射两种活疫苗它的免疫效果则会降低,我们在日后免疫时尽量使用单苗注射或使用活疫苗和灭活苗一起注射,还有在使用活疫苗前后7天内不能使用抗菌药物,也不能施喂含有抗菌素、磺胺类药物。 4、注射器消毒灭菌不彻底:将注射器用清水冲洗干净,使用金属注射器前要清理器内的残留物,拧松调节螺丝,抽出活塞,取出玻璃管;玻璃注射器,将针管与针芯分开,用纱布裹好放入冷水中煮沸,以免玻璃管爆裂,煮沸消毒时,水后保持15-30分钟,待完全冷却后进行调试好后方可使用, 5、环境及应急因素:当环境中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时,使用任何一种疫苗都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一般疫苗注射后在7-14天能够获得良好的抗体,22天后能达到高峰,当圈舍内环境条件差,定期消毒不彻底时会造成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则影响免疫质量,还有当饲养密度过高,圈舍内温度不稳定、湿度忽高忽低、通风不畅、周围噪音严重使动物经常突然惊吓,

李智花 2022-08-26 23:25:54
    小型养猪场户如何控制猪内环境 小型养猪场户如何控制猪舍环境,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至关重要的是栏舍内的温度,温度过低过高都影响猪的饲料的消耗和增重。猪的饲养适宜温度范围,取决于猪的品种、年龄、生理阶段、饲养条件等多种因素。如初生仔猪一周内温度应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降低2℃,保育猪舍温度控制在22℃- 27℃,肥育猪舍温度保持在17℃-20℃、产房的温度不能超过25℃。 第二是栏舍的湿度,湿度大,猪的抗病力减弱,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猪只易患疥癣、湿疹和呼吸道疾病。当相对湿度由45%增高到95%时,猪的日增重下降6%-8%。在气温11℃-23℃,相对湿度50%-80%时,对猪的育肥效果最好。 第三是栏舍的有害气体,栏舍内有害气体超标的危害与肠道的消化密切相关,我们经常会为猪舍里的异味和有害气体而困扰,尤其在冬季密闭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猪舍的有害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等不但气味难闻,更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猪眼睛、呼吸道粘膜都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大大的提高,但由于冬季气温低,通风措施就被广大养殖户给忽略了,但我们必须做好适当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不刺鼻眼以免刺激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炎症,降低猪只抵抗力。通风换气应安排在猪吃食活动最旺盛的时候,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 第四是圈养密度,提高饲养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降低养猪成本。而降低密度,保证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减少饲料的摄取量,并可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的恶癖,如随处排粪尿、咬尾等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同批断奶的仔猪年龄差异不要超过一周,最好是一窝一栏,以免减少不同免疫状态的仔猪之间的相互传染,饲养到20-25千克左右转群时地板式密度按0.5平方米/头,条状式地面按0.3 平方米/头。肥育舍每群不宜过大,宜15-20头/栏,根据气候,圈舍条件,密度宜为中猪0.8平方米/头,大猪0.8-1.2平方米/头。 在养殖过程中时刻关注养殖动态,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李智花 2022-08-26 21:48:02
     种猪进圈后的技术要点 一、进圈前圈舍消毒,准备工作:做好种仔猪进栏前的准备,栏舍、用具要彻底消毒。预备好栏舍、用具和饲料。栏舍要彻底清扫,尤其是过去养猪曾发生过疾病的栏舍,更应彻底消毒。栏舍墙壁、地面以及食槽、饮水器消毒可选用以下药剂:2%-3%火碱溶液,10%-20%漂白粉,也可用清洁水100斤+草木灰20斤,2%-4%福尔马林溶液等喷洒消毒;铁锹、扫帚等用具可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清扫干净,待种猪进入。 二、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饲料过渡及防疫与驱虫:1、进猪后放入栏舍内让其自由活动,让猪休息半小时,熟悉新环境,供应清洁的饮水,,最好一周内给仔猪饮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3-4小时后饲喂552正大颗粒料,日平均喂量为0.6斤,喂至半饱。饲料过渡阶段,一般以猪吃到7-8成饱为宜,投喂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以后再喂给少量的全价饲料,待猪适应新的喂养方式后,再让其自由采食。养种猪饲喂自配的混合饲料,应添加适量的饲料添加剂或抗菌素类药物,以增强猪的胃肠适应能力,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酵母、大黄苏打片或抗菌类药物,以增强猪的胃肠适应能力,经过10天左右的饲喂观察,如猪采食、饮水均正常,给猪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付伤寒等疫苗防疫接种。经过10-20天的隔离观察,若无疫病发生,经驱虫(驱虫药物最好使用伊维菌素针剂,即可驱逐内寄生虫,也可防治螨病,效果很好)后。逐渐转入正常的饲养阶段。 (也有利于病猪的疾病的治疗。猪生病后合群能力下降,易受到健康猪的攻击、排挤,吃食、饮水困难,对其隔离有助于治疗。2、新引进猪与原来的猪隔离,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染。隔离时间应不少于二周至三周,隔离期间要认真观察,发现病猪立即采取措施。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很多传染病及感染症都是由条件性致病微生物。一群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猪群,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与猪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不引起猪发病。引进新猪后,这种平衡状态破坏,要么,新引进的猪群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原来的猪的发病,要么原来猪群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新引进猪群发病3、人与猪群隔离。人极易携带病原微生物进入猪群,引发传染病。特别是生人,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人,与病畜、病肉接触过的人,进过其它猪舍的人,应该禁止进入猪舍。4、母猪、育肥猪应分圈饲养,圈与圈之间应当封闭隔开。 卫生消毒制度:1、圈舍、饲槽等每周应消毒一次。2、饲养员的衣、帽等每周应该消毒一次,经常清洗,有条件的应购置工作服,进圈应穿工作服,洗手并消毒。3、有条件的应建立紫外线消毒室,进圈前消毒。4、注射器等应严格煮沸消毒,水沸腾后应再煮沸半个小时。5、空圈后,应对猪舍全面反复消毒,包括空气、地坪。最好用2%烧碱热水溶液消毒。空圈几天后再进猪。6、杀灭苍蝇、老鼠等。大家要知道,夏天的苍蝇是大家的,极易传播传染病。 饮食制度:1、更换饲料和饮水要逐步过渡,不要急剧更换。前面说过急剧更换易引起条件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疾病。2、不能饲喂霉变、冷冻等饲料。3、使用浓缩料、预混料、添加剂时,不能同时使用几种浓缩料、预混料、添加剂,防止食盐、矿物质、微量元素过量,同时要混拌均匀,先要少量的饲料混拌浓缩料、预混料、添加剂,再放到大堆上混拌。4、饲料要随拌随用,不用隔夜混拌的饲料,尤其是夏天。 免疫制度:根据本地传染病流行性情况,进行免疫。不要人云亦云,使用多种疫苗,管它有用没用。公、母猪每年猪三联两次,仔猪20——30天三联苗2头份,60日龄注射一次,付伤寒断奶前4-5天饮水免疫一次,断奶一周再免疫注射一次。母猪在产前21天使用大肠杆菌多价免疫一次。推荐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苗、猪链球菌苗、猪喘气苗。 驱虫制度:仔猪断奶时驱虫一次,二月龄时再驱虫一次。母猪和公猪每年驱虫两次。驱虫药物最好使用伊维菌素针剂,即可驱逐内寄生虫,也可防治螨病,效果很好。 无害化处理尸体制度:猪死后要挖坑深埋,并洒上消毒药物。严禁乱扔,弃之河滩,危害大家。猪粪尿要及时封闭发酵处理,这可减少苍蝇繁殖。 药物预防:1、如猪喘气病,可用土霉素钙粉、呼肠舒。在冬季必须使用药物防治猪喘气病,因为猪喘气病非常严重。 2、过奶治泻的药物,如三九的止痢散。3、仔猪在三日内注射生血素、亚硒酸钠。4、在售出或购进仔猪时用长效药物,如土霉素、氟苯尼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