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
特派员咨询
农业企业资源库
知识成果共享库
特派员商城管理后台
认种认养平台管理后台
平台统计
政治面貌统计
性别统计
领域统计
职称统计
工作站分布
特派员分布
工作站工作动态统计
特派员工作日志统计
在线服务统计
平台资源统计
平台使用量统计
平台查询
特派员
工作站
下载中心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马玉芳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4-05-01
籍贯:青海化隆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湟中区
所属工作站:
湟中云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西宁市湟中区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青海梦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
专业领域:
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县(市、区):
西宁市湟中区
专业职称:
中级农艺师
服务单位名称:
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办公号码:
0971223595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2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马玉芳
2025-06-09 21:39:55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液体农药配置喷洒装置
马玉芳
2025-06-09 21:36:07
随着重茬面积增大,重茬年限增加,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导致土壤养分转化受到影响,同时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植株生长受阻、品质明显下降、生育状况不佳,生物产量减少,经济产量降低等现象不断出现,小香葱重茬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控制重茬危害已成为当地小香葱高产稳产亟需解决的技术关键。为此,工作站结合项目实施,积极引进土壤抗重茬改良剂,开展了土壤抗重茬改良剂在小香葱上的应用试验,进一步验证土壤抗重茬改良剂在克服小香葱连作障碍的使用效果。4 月 15 日,我站特派员在西堡 村小香葱种植基地按照相关土样采集技术规范采集土样 4 个,后期进行分析化验后为种植户抗重茬提供科学施肥建议。科学种田才能保证品质,提高产量,运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马玉芳
2025-06-05 16:05:2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湟中区特派员工作站的技术优势,2025 年 5 月 25 日,湟中区科技特派员 007 号工作站一行五人到湟中区西堡镇东花园村龙财种养殖合作社露地蔬菜种植基地,围绕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农业防灾减灾、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助力合作社提质增效。
马玉芳
2025-06-04 11:11:56
马铃薯不仅是湟中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也已成为了推动湟中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是湟中区最具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5年,湟中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立足资源禀赋,以“种薯繁育、科技引领、人才支撑、贮藏加工、品牌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马铃薯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建设,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保驾护航”。 ——良种繁育“筑”产业之基。“粮安天下,良种先行”。为保障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湟中区联合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因地制宜积极研发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进一步优化“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系统化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已形成了年产脱毒苗50万株、原原种150万粒、原种75万公斤的生产能力,从源头保证马铃薯种薯品质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青薯2号”“青薯9号”“青薯10号”等高产优质主导品种,提升广大种植户对脱毒种薯的接受度,全区马铃薯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奠定了湟中区马铃薯单产效能提升的重要基础。今年,立足建设“马铃薯种业强县”的新目标,投资374万元的马铃薯脱毒繁育基地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产能。 ——科技引领“聚”产业之能。始终坚持“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抓好种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形成了成熟高效的“脱毒种薯+轮作+新型肥料+新技术设备+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组装集成模式,并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马铃薯示范基地创建为抓手,在全区打造百亩田40个、千亩方10个、万亩片1个,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以2024年创造60亩马铃薯平均亩产5946.9公斤的全省高产纪录为契机,今年进一步加大优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7.6万亩、打造“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0.55万亩、在拦隆口建立14个品种的对比示范田、在李家山和多巴镇引进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等,科技赋能促进马铃薯种植技术进步和大面积单产提升。 ——人才支撑“促”服务之效。按照“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原则,创新探索“专业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基地”的服务新模式,组成了由12名农技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8名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8个示范基地组成的马铃薯种植关键技术示范与服务体系,为种植户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又直观的技术服务体系与传播途径,为200多个马铃薯种植主体搭建了学习平台,提供了技术服务。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办马铃薯生产专题培训班2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培养马铃薯种植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以省市区农技人员包联机制为依托,构建起三级联动服务体系,针对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等重点内容,技术人员下基层、下村舍、下田间,“一对一、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和指导农户、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300余人次。 ——贮藏加工“ 延 ”产业之链。建成马铃薯贮藏窖马铃薯贮藏窖580座,总贮藏量达7.6万余吨;多巴镇奔巴口村马铃薯深加工基地、拦隆口中庄美川马铃薯深加工基地等步入正轨,位于上新庄加牙村的投资1.8亿元、年设计加工能力10.5万吨的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即将投产。贮藏与加工环节日益完善,产业链条日趋完整,对种植的拉动作用明显。 ——品牌建设“扬”产品之名。加强“两品一标”工作,持续推动品牌化发展,2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湟中区云谷川马铃薯基地入选第二批全国种植业“两品一标”基地名单;2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成为推动马铃薯产业建设的“主力军”,马铃薯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攀升;注册“圣域”商标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云谷红”“隆口”“深眼窝”“庄稼汉”“壮指头”等一批企业商标,湟中马铃薯在省外市场具备了较高的的知名度,外销到甘肃、宁夏、云南、贵州、内蒙等省区,鲜薯销售量约15万吨、实现产值达3亿元,“小土豆、大产业、大作为”的特色发展格局日益明显。
马玉芳
2025-05-29 10:50:14
黄蓝板和性诱剂安装要求 一、黄蓝板安装要求: 1、方法:用竹竿下端插入地里,将捕虫板固定在竹竿上端。 2、高度:黄蓝板高度为超过作物10cm。 3、时间:黄板扦插期为油菜苗期,蓝板扦插期为油菜现蕾初期。 4、密度:黄板每亩用25-30张;蓝板每亩用25-30张,分布均匀。 5、分布:采用“Z”字型分布或鱼行向平行均匀分布。 6、方向:东西走向放置黄蓝板。 二、性诱剂安装要求: 1、方法:用竹竿下端插入地里,将三角性诱剂盒一侧平行固定于竹竿上。 2、高度:三角性诱剂盒高出作物10-15cm。 3、时间:油菜花初期。 4、密度: 3 套/亩。 5、分布:均匀分布。 6、药剂:性信息素产品易挥发,保存处应远离高温环境,诱芯应避免暴晒,使用前才可打 开密封包装袋。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