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马玉花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8-02-01
籍贯:青海乐都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对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开展生物菌肥研发应用、苗木培育、经济林栽培、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指导。
专业领域:
林学
服务县(市、区):
海东市
专业职称:
教授(四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办公号码:
1399707116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4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马玉花 2024-10-25 21:26:38
    2024年3月2日,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前往青海互丰有限集团公司开展2024年工作对接交流工作,探讨如何加强受援单位与援助方之间的工作对接交流,以期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受援单位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明确对接目标,精准定位需求 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受援单位的现状、瓶颈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确保援助措施有的放矢。同时,受援单位也应主动提供详实信息,清晰表达自身需求,为双方制定科学合理的援助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沟通机制,畅通交流渠道 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保障工作对接顺利进行的关键。双方应建立定期会议、专项工作组、信息共享平台等多种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通过定期召开工作对接会,回顾合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合作流程。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视频会议、在线协作工具等,可以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打破地域限制。 三、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人员是工作对接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对接效果。加大对受援单位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经验分享等活动,拓宽受援单位人员的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 工作对接不应仅局限于项目执行层面,更应着眼于长远合作与共同发展。双方应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与模式,如技术创新合作、市场开拓合作、人才培养合作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通过深化合作内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共同推动受援单位乃至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加强受援单位与援助方之间的工作对接交流是确保援助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双方应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与方法,共同书写协同发展新篇章。

马玉花 2024-10-25 21:25:02
    2024年9月20日下午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谢惠春教授带领团队一同参加了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举办的“2024年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进企业”科普活动。此次‘六进’科普活动在青海省夏都医药有限公司举行。活动包括报告学习和观看展板两部分组成。 报告学习在青海省夏都医药有限公司场外车间会议室进行,谢惠春教授为50余名夏都医药公司员工做了“利用资源优势助推青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分为青海区域资源优势、青海省农牧业综合发展潜力和模式、创新生产范式提升品牌意识三部分。通过报告详细介绍了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海省三个最大”理论背景下青海省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农牧业综合发展潜力和模式;结合工作站前期开展关于大黄、独一味等中藏药种植栽培技术、物质基础、药理学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科技成果,介绍了青海省特色资源综合发展模式;分析了夏都药业公司现有的研发团队、生产设备、市场渠道等资源,指出公司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潜力;强调科技创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分享了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展;介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医药行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员工积极利用政策红利;分析了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性的市场拓展建议,强调团队内部的协作与配合,鼓励跨部门协作,共同解决技术和市场问题;依据海东市的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和玫瑰、青宏杏、蓝果忍冬等植物资源介绍了延伸产业链条、创新生产范式的新思路。夏都医药公司员工认真听取了谢惠春教授的报告,并在报告后进行了良好的互动讨论。报告结束后观看了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准备的3D科普展板。展板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的介绍、青海省珍稀植物和动物的介绍、青海省常见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等。夏都医药公司员工佩戴3D眼镜积极观看展板,现场气氛热烈。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医药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次科普报告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青海省资源优势,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强全体员工的资源整合意识,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马玉花 2024-10-25 21:21:58
    7 月29日-30日,互助县004号工作站全体成员在林场基地举行了科研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互助县北山林场、河西学院、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相关领导专家参会。会上,相关负责人汇报介绍了林木资源的保护管理情况、台站建设运行状况以及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观测站的运转良好、项目稳步推进,然而也存在部分问题,如一些设备维护不够及时、工作流程不够顺畅、沟通效率较低等。在会议过程中,针对这些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多项合理的改进举措,力争多渠道技术支持,对工作流程予以优化,构建定期的沟通机制,增强信息的共享。 会后,谢惠春站长带领工作组和与会专家考察了苗圃基地,详细的了解苗木的品种、种植、驯化、苗圃建设情况,针对中藏药材种类、种植条件、抚育、繁育、推广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具有指导性的意见。特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充分发挥国有苗圃在土地、人员技术方面的优势,做好生态建设种苗的供应保障工作,竭力提高苗木的自给率;持续强化苗圃的生产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当地特色种苗的培育,做好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林木良种的推广应用。

马玉花 2024-10-25 21:20:00
    近日,青海师范大学组织学生前往北山互助北山林场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校外科研实践活动,聚焦生态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为了充分发挥互助北山林场作为生态教育基地、科研基地的重要作用,让同学们了解林场丰富的生态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互助县004号工作小组为此次实践活动提供了相关的实践场地、知识讲解、宣传和交流等服务。

马玉花 2024-10-25 21:16:14
    7月26日,互助县004号工作小组深入林场,初步对现有林下植被进行识别和评估,调查林下植被种类、分布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包括草本、灌木、藤本及优势种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北山林场树种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高,互助北山林场其特殊地貌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植被种类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开展生态监测、加强科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