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磊
2024-11-03 21:33:21
为满足兴海县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解决兴海县广大牦牛养殖户生产疑难,助力高原生态畜牧业高效发展,促进当地农牧民和养殖合作社增收,2024年7月24日,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委派黎晓磊、王源等前往兴海县畜牧养殖合作社针对牦牛养殖进行了专业技术服务,并对当地牦牛养殖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两位科技特派员深入了解合作社的牦牛养殖规模、饲养管理方式、疫病防控措施等情况,并与合作社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兴海县牦牛养殖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科学的意见;同时结合该地区牦牛养殖过程中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的问题,就如何进行场区消毒、疫苗注射、接产、科学补饲等方面进行了手把手技术指导及规范。
通过本次科技服务,深入了解了兴海县牦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缺乏技术的基层生产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后期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兴海县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
黎晓磊
2024-11-03 21:18:29
2024年5月7日,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曲家鹏、吕才福、才秀加、更藏卓玛、黎晓磊、王源、张正社、贾建磊、姚宝辉一行在兴海县河卡镇开展了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的防控培训工作。
工作站成员首先强调了家畜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认清布病防控形势,通过宣传引导,提高牧民对布病疫苗科学认识,减少牧民的恐惧心理,做到布病、包虫病疫苗的全接种。其次,提高农牧民对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的防控意识,农牧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饭前洗手,餐具洁净;加强家犬的管理,定期驱虫,遛狗拴绳、防止犬粪污染饲料、水源。最后,农牧民要协同镇畜牧兽医站开展好牲畜疫病普查和疫病监测工作,患病家畜发现要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防止疫病疫情流行和发生,减少农牧民的财产损失。
通过此次会议和培训,将全面提高广大养殖人员对布病、包虫病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有效降低人畜共患病的流行蔓延,保障广大农牧民身体健康,维护了畜牧业生产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黎晓磊
2024-11-02 17:16:30
2024年10月23日,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成员到兴海县高原丰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就2024年高效养殖母羊群产仔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并对藏羊高效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现场指导。
该合作社高效养殖适繁母羊400只,5月初完成母羊同期发情药物注射400只,截至目前受胎率达100%,从10月5日开始产羔,已产羔242只,成活率达100%,预计11月初完成全部产羔工作。经现场称重,1-3日龄初生羔羊平均体重达3.8公斤,15日龄羔羊平均体重达8.3公斤。该合作社高效养殖工作进展顺利,羊群生产良好,膘情适中。
黎晓磊
2024-11-02 16:20:07
2024年11月2日,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赴兴海县河卡镇嘎哇亚卓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养殖培训工作。
首先,工作站成员开展牛羊高效养殖知识的宣讲工作。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包括分阶段配制饲料,确保牛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采用青贮饲料、精粗饲料结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牛羊快速生长。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减少应激反应,促进牛羊健康成长。设置合理的活动空间,有助于提高产肉率。定期为牛羊接种疫苗,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期健康检查,及时隔离和治疗患病牛羊,保障群体健康。
其次,工作站成员与合作社工作人员对牛羊圈舍进行了检修,针对养殖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最后,工作站成员给嘎哇亚卓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送温暖活动,提供了草籽、兽药、防疫物资等。
黎晓磊
2024-11-02 16:18:31
2024年11月1日,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赴兴海县河卡镇开展种植业培训工作。兴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兴海县富翔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嘎哇亚卓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种植业培训工作。
种植业培训工作是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种植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培训是种植业培训的核心,重点是传授科学化、规范化的种植方法。培训内容应涵盖土壤改良、育苗管理、播种密度、施肥技巧、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教授合理的栽培技术,农民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风险,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其次,农机操作培训,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化操作,农机操作培训是帮助农民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关键。培训应包含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的正确使用和日常保养。通过农机操作培训,可以减少人力劳动,提高种植效率,保障安全生产。
最后,安全与环保意识培训,在开展种植技术和农机操作培训的同时,还需加强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教育。指导农民安全使用农机,正确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种植技术、农机操作和安全环保知识的系统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