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贵
2024-10-18 08:53:58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王金贵
2024-10-18 08:52:30
5月1日至5日,根据2024年工作站任务计划,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芦光新、王金贵等科技特派员及研究生共11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年度试验小区布设与种植,跟进调查苜蓿出苗,不同改良时间饲草生产基地大田土壤,以及服务业企业饲草生产准备等情况。同时,为响应号召,拓阔工作站服务辐射范围,工作组赶赴大柴旦,针对服务企业在大柴旦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此次小区试验目标为探索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微生物制剂结合土壤改良先锋饲草作物种植方式的响应。苜蓿返青率达到80%以上。经过综合改良措施的持续进行,3年及以上改良年限的土壤表层电导率和温度分别为0.13 mS/cm与5.7℃,土壤改良取得初步成效。服务企业春耕备播各种生产物料准备和土地翻耕平整等各项工作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王金贵
2024-10-18 08:48:29
一、基本情况
青海省科技厅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德令哈市001号工作站(下称“本站”)是由青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本站依托建设单位为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服务地点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陶哈路新汽配物流园D5--A1,全站配备科技特派员10人,其中,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2人(正高级1人、中级1人),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教师3人(正高级1人、副高级2人)、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1人(正高级),青海民族大学1人(副高级),海西州林业站1人(副高级),海西州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人(副高级),德令哈市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1人(副高级)。10名科技特派员专业涵盖草业科学、畜牧学、畜牧兽医学、土壤学、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其中副高及以上占90%,并具有较丰富的科技培训、基层科技下乡工作经验,全体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行业优势,拓展服务内容,更好的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助力服务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建站目标
青海省科技厅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德令哈市001号工作站旨在依托科技人才下沉、技术进企,帮扶企业、合作社等解决具体技术难题,从而培育产业龙头快速发展,实现带动区域适宜产业绿色、高效、科学、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目标。通过工作站的建设,整合省级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与人才、基层推广人才与实际管理经验技术、区域内企业亟需技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增效+科技再研发”的成果快速转化循环模式;实现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技术推广不走样的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人才技术和平台统一运行,同时发力,齐抓共管促效益的目标。工作站引进筛选整合新优质饲草资源、配套优化成熟技术、示范管理人才、技术总结拓展等全方位“钉钉子”、抓重点、补短板、促效益,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宜于当地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色饲草产业发展新路子,从而实现“科技服务、提质增效、科技引领、特色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工作计划
2024年度本站计划通过严格的试验设计、技术推广和服务企业的参与,预计开展:尕海荒漠化地区耐刈燕麦品种筛选以及一种两收燕麦种植模式节水高效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预期达到:1.筛选耐刈与再生性能较强的燕麦品种1-2个;2.一种两收燕麦种植模式示范100亩,推广500亩,燕麦饲草产量由400公斤/亩提高到520公斤/亩,燕麦蛋白产量由28公斤/亩提高到40公斤/亩;3.灌溉量由800立方米/亩下降到500立方米/亩,肥料利用效率由30%提高到50%的各项指标与新增产值40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100万元,新增利润30万元及新增就业2人,技术培训20人次以上等社会服务指标。
王金贵
2024-10-17 16:43:09
4月18日,依托海西州-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申报由国家科协主管的“青海省德令哈市饲草产业产业科技小院”,自建站以来,我站在德令哈地区因地制宜开展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治理和优质饲草高效生产相关技术的研发、集成、示范和推广。在该地区引进并评价了1000余份抗逆性强,产草量高,营养品质佳的饲草种质资源;集成构建了盐碱地土壤改良与饲草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50000亩,带动周边农牧民500余户。以工作站为依托成功获批了青海省第一个“农业农村部西北耕地保育及边际土地改良重点实验室”;同时,示范基地成功获批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教育集团“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培育本土高质量专业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和科研平台。科技小院建立了联农带农的示范引领机制,将进一步带动周边饲草生产合作社与农牧民更新种植技术与拓展种植规模,提升饲草生产从业者生产能力,促进了饲草种植业科学、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区域优质饲草储备量,提升了草畜转化效率,助力区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和乡村振兴。为打造“高原草都”提供科技支撑。
王金贵
2024-10-17 16:19:24
9月11日,经德令哈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德令哈市高品质饲草研发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青海省德令哈市边际土壤改良与饲草产业科技小院、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企业——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牵头,企业负责人鲍奎担任研发中心主任,聘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出任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并主持科研工作。该中心汇聚了包括我站特派员在内的全省行业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整合现有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及全国草品种区域实验站等国家级资源,并与德令哈市农牧局、工信科技局、青海大学、青海理工学院、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展开政科企合作,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富有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研发团队,为海西州高品质饲草生产和草畜循环产业贡献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蒲小剑、刘晶、芦光新、范月君、王金贵、李积兰、张建华、李成智、许存福参加了成立大会和揭牌仪式。
该中心是青海省首个市级饲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针对盐碱地饲草改良与利用,草产品标准化生产和高品质饲草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中心现依托青海省德令哈市边际土壤改良与饲草产业科技小院与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已取得了全省首个饲草产品(燕麦青干草、苜蓿青干草、玉米青贮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省级平台服务地方成效显著。
研发中心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打通“科技小院”、工作站和服务企业人才交流的通道,培养“专精”高素质与乡土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未来通过研发中心运行将为“科技小院”与工作站的科研工作开展,德令哈市、海西州乃至全省的现代化草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并为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高原草都”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贡献科技力量。